2024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盘点:最新智能机器人功能解析
2024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盘点:最新智能机器人功能解析
2024年,机器人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机器人十大前沿热点领域(2023-2024年)》显示,具身智能与垂直大模型、人形与四足仿生机器人等成为年度重要发展方向。这一年,不仅技术突破频现,商业化应用也加速落地,政策支持持续加码,为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技术突破:AI赋能开启“具身智能”时代
“具身智能”是2024年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关键词。中国信通院指出,AI算法和机器人硬件的协同融合将持续优化迭代,推动具身智能产品升级。在这一趋势下,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的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大脑”方面,星动纪元发布的端到端原生机器人大模型ERA-42展现了强大的通用任务处理能力。该模型结合自研灵巧手,能够完成百种以上复杂操作任务,真正实现了像人手一样使用工具。
“小脑”方面,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开物”平台值得关注。该平台包含AI大模型驱动任务规划的具身“大脑”和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技能执行具身“小脑”,目标是打造“一脑多机”和“一脑多能”的通用具身智能体。
商业化应用:从工厂到生活,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2024年,机器人商业化应用迎来重要突破。在工业制造领域,优必选的Walker S系列已成为全球进入最多工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并获得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比亚迪工厂中,Walker S1与Wali瓦力工业移动机器人、L4级无人物流车Chitu赤兔实现无缝协作,打通了物流最后10米。
物流领域,Locus Robotics的产品通过先进传感器实现智能导航,提高了运营效率。医疗领域,Agility Robotics的Digit人形机器人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协助完成各类医疗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速度远超市场预期。智元机器人2024年实际发货近700台,远超此前预测的300台。价格方面也出现下降趋势,宇树Unitree G1售价降至9.9万元,众擎机器人PM01更是将价格下探至8.8万元起。
政策支持:国家地方联动,创新中心加速落地
政策支持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各地积极响应布局:上海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目标实现“十百千”突破;浙江计划到2027年整机年产量达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北京通过市区两级联动,加强创新要素协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于2024年10月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浦东则落地了首个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致力于建设容纳1000个人形机器人训练的场地。
标准化建设:行业规范引领健康发展
2024年,国地中心发布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包括《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和《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级分级指南》。这些标准的出台,不仅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规范依据,也将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加有序地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避免非良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未来展望: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2024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突破、商业化应用、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采用自动化机器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55亿元。
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机器人将从工业场景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最终实现“家家有个机器人”的愿景。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