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于耳石症你究竟了解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耳石症你究竟了解多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bxqzxyy.com/healthy_detail/141.html

“晕”这种感觉,相信许多人都有过经历。睡眠不足会晕,坐车会晕,在游乐场玩刺激项目也会晕,而有的人甚至起床卧床就会晕,甚至晕起来感觉“天旋地转”,这种“晕”突如其来,有时又“挥之不去”。而近日在沈北新区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就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大夫你快看看我这是咋了,不敢挨床,也不能起床!有时候翻身也晕,走路也晕,转头也晕,那晕起来房子都是转的!有时候低头抬头也晕,我这究竟是咋了,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啊...”患者张先生急切又疑惑地向医生述说着他近期的病情。
经过检查,门诊张医生安慰的对患者说道:“别担心,您这个可能是个耳石症啊。”随后医生在检查床上对患者张先生进行了治疗,只见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我不晕了?!!这么神奇!!大夫,到底啥是耳石症啊?耳朵里哪来的石头啊?”
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那么究竟什么是耳石症呢?今天沈北新区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张世琛带大家了解一下耳石症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一、什么是耳石症呢?

耳石,不是“耳屎”,也不是结石,它是一种碳酸钙结晶,是人一出生就有的天然形成的正常成分。正常情况下,耳石颗粒位于我们的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内。在特定因素下,耳石颗粒从耳石器内脱落出来,当我们头位发生变化时,脱出的耳石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出现强烈的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耳石脱落后与内耳其他平衡结构相互碰撞,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出天旋地转、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俗称“耳石症”, 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二、那么耳石症一般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短”。症状主要表现为天旋地转的头晕,发作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3~5分钟,大部分只有不到1分钟。每天反复发作数次,可持续数天到数周。

第二个特点“动”。头晕发作与头位变动有关,例如躺下左转、躺下右转、起床、躺下或蹲下低头时发作。平躺不动或坐立不动时不发作。

第三个特点“床”。大部分患者天旋地转的头晕发作一般与床有关,在床上起床、躺下、躺下左转或右转时发作。

三、如果怀疑耳石症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需要排除其他脑系疾病。确诊是“耳石症”后,一般可采用药物+耳石复位治疗。“手法复位治疗”是通过手法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适当角度地转动,让脱落的耳石流回正确的位置上。通过复位,耳石可能已经回到了原来的解剖位置里,但并未牢固粘附于耳石膜上,如果这时候参加跑步、跳绳、仰卧起坐等剧烈运动,很容易引起耳石再次脱落。有些耳石症很隐蔽且不易察觉,此时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就诊。

张世琛: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在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变应性鼻炎等鼻部疾病常规及手术治疗。对突发性聋、耳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梅尼埃病等耳内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与独到见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