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灵渠:一条运河见证的两千年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灵渠:一条运河见证的两千年传奇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gx.people.com.cn/n2/2024/1009/c179464-41001483.html
2.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0ea4281824c82a1d6f0a51b057fe112a
3.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40727/d140157a498a4b8c81ef72fc9fbb1b6a/c.html
4.
http://gx.people.com.cn/n2/2024/1021/c349603-41014419.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5A000E20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6K5S00
7.
https://www.gxdag.org.cn/show/338/17449
8.
http://wlt.gxzf.gov.cn/ztzl/rdjj/dscqgwwpczl/xgbd/t18714751.shtml
9.
https://ysln.ycwb.com/content/2024-11/26/content_53083366.html
10.
http://www.gxskl.gov.cn/html/2024/shekeyaowen_1217/10238.html
11.
http://www.lubanyouke.com/6234.html

“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1963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游览灵渠后,写下了这首《满江红·灵渠》,盛赞这一水利工程的精妙绝伦。

01

两千年沧桑,见证国家统一

灵渠,原名澪渠,因凿于秦代,又叫秦凿渠,是我国闻名于世的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随后,秦始皇为征服岭南,统一中国,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南攻百越。因越人顽强抵抗,加上岭南山高路险,致秦兵“三年不解甲驰弩”,打到最后竟然连军饷粮草都供应不上。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又命监御史史禄率卒“凿渠而通粮道”。史禄以十万之众,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挖道开渠,历时五年,方告凿成。于是秦军畅进,岭南平定,百越民族得以纳入中华,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便由此奠定了下来。

灵渠全长37公里,由湘江向南流经兴安县境内的分水塘,通过铧嘴、大小天平等设施,将水流分为南北两渠,北渠流入湘江,南渠汇入漓江,最终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一工程的完成,不仅解决了秦军的粮草运输问题,更为后续的南北交流开辟了水上通道。

02

巧夺天工,展现古人智慧

灵渠的设计之精妙,令后人叹为观止。其核心工程包括大小天平、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南渠、北渠等部分。大小天平如同“人”字的一撇一捺,枯水期将海阳河水全部拦入南北渠道,涨水期则将多余水量泄入湘江故道,避免水患。铧嘴高6米,宽23米,将狂放不羁的海阳河水分流,七分之水顺北渠流入湘江,三分之水沿南渠汇入漓江,故有“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的民谚。

最令人称道的是陡门系统,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闸。在渠水浅狭、流急处建有36个半圆石墩,通过控制水位,使船只能够逆流而上,如同“舟爬楼梯”。这种设计比欧洲的船闸早了近两千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丹麦科学院的一位院士在考察灵渠后惊叹道:“我考察了世界很多水利工程,这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而这伟大的工程,出自2200多年前一无炸药水泥,二无精密仪器的我国劳动人民之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非凡的才智。

03

文化传承,滋养一方水土

灵渠的开通,不仅改变了交通格局,更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武帝讨伐南越王吕嘉、汉光武帝平定交趾叛乱、清代刘永福黑旗军抗法斗争等军事行动,都曾借助灵渠运兵输粮。同时,灵渠也成为南北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广西的海盐、云南的铜矿、湖南的大米等物资,都通过这里往来运输。

灵渠的航运功能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湘桂铁路通车后才逐渐被取代。但其灌溉功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滋养着兴安这片土地,使之成为“三楚两粤之咽喉”的繁华之地。

04

保护与传承,焕发新生机

新中国成立后,灵渠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1988年,灵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桂林市成立了灵渠博物院,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工程,包括大小天平与泄水天平的抢险加固、渠道清淤等。同时,灵渠也被纳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24年,桂林市举办了灵渠论坛,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灵渠的保护与传承献计献策。自治区副主席谭丕创指出,灵渠贯通南北、联通内外,在促进中原与岭南、华夏与世界的文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市市长李楚表示,桂林正在高标准落实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把灵渠保护提升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点工程,全力做好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活态利用三篇文章,让“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05

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新时代,灵渠的历史意义得到了新的诠释。广西正在建设的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全长135公里,将再次打通南北水运通道。这不仅是对灵渠历史价值的致敬,更是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精神的延续。

灵渠,这座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的水利工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融合,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滋养了一方水土,如今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桂林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文化自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