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科大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科大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引用
证券时报网
8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348125.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0-12/doc-incsfvxf7736339.shtml
3.
http://quantumcas.ac.cn/xwdt/list5.htm
4.
https://kxjst.jiangsu.gov.cn/art/2024/7/17/art_83499_11299182.html
5.
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22084
6.
https://www.edu.cn/rd/gao_xiao_cheng_guo/cheng_guo_zhan_shi/202402/t20240227_2560093.shtml
7.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75/116246.htm
8.
https://www.ustcif.org.cn/default.php/content/2971

2023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QKD)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全被动的QKD实现方案。这一创新不仅优化了量子密钥分发的技术路径,更为实现高安全性的量子通信网络提供了全新思路。

01

全被动QKD:技术突破与创新

传统的QKD系统通常采用主动调制的方式,通过发送端主动改变光子的量子态来实现密钥的传输。然而,这种主动调制方案存在一些固有缺陷:系统复杂度高、易受环境干扰、可能引入额外的安全漏洞。中国科大研究团队提出的全被动QKD方案,彻底摒弃了主动调制环节,通过时间戳-相位编码技术实现了密钥的传输。

这一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全被动”特性:

  1. 无需主动调制:系统不再需要复杂的调制装置,简化了硬件结构,降低了系统复杂性。

  2. 时间戳-相位编码:利用光子到达时间的微小差异进行编码,这种编码方式对环境干扰具有天然的鲁棒性。

  3. 提高安全性:全被动方案避免了主动调制可能带来的安全漏洞,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现实安全性。

02

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这一突破对量子通信产业具有深远影响。当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

  • 国家量子骨干网: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重要区域。

  • 卫星量子通信:成功发射“墨子号”和“济南一号”,卫星地面接收站重量已降至100公斤左右,支持移动通信。

  • 应用落地:量子通信已在金融、政务、边检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多家银行和政府部门成为其“忠实客户”。

全被动QKD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1. 降低部署难度:更简单的系统结构意味着更低的部署成本和维护难度。

  2. 提升网络稳定性:对环境干扰的鲁棒性增强,提高了量子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强化安全防护:更高的安全性为敏感信息传输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金融交易、政府通信等高安全需求领域。

03

未来展望:构建量子安全网络

随着全被动QK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城域网与广域网融合:结合无人机、卫星等平台,实现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覆盖。

  2. 行业应用拓展:从金融、政务向医疗、能源等更多领域延伸,为各行各业提供安全的通信解决方案。

  3. 标准化与产业化:推动QKD技术标准的制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生态系统。

中国科大此次的技术突破,不仅展现了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更为构建更加安全的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逐步推广,量子密钥分发有望成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