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ree H1闪耀春晚:当机器人遇上东北秧歌
Unitree H1闪耀春晚:当机器人遇上东北秧歌
2025年央视春晚上,一群身着“东北大花”服装的机器人,以一曲《秧BOT》惊艳了全国观众。这些灵活扭动、抛接手绢的机器人,正是来自杭州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这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创意融合舞蹈,不仅展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更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就。
Unitree H1:集大成者的机器人
Unitree H1是一款双足仿人机器人,身高71英寸(约1.8米),体重104磅(约47公斤),能够承载重达66磅(约30公斤)的有效载荷。这款机器人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卓越的运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H1能够在没有液压系统的情况下完成立定后空翻,这一壮举展示了其先进的控制系统。其运动范围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航行,并执行各种任务。H1配备了功能强大的关节电机,可以承载巨大的负载,这使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同时,H1还能处理沉重的有效载荷,这是H1有别于其他仿人机器人的一个关键特征。
Unitree H1的移动速度达到每秒3.3米,潜在移动速度甚至超过每秒5米,这使其成为目前市场上速度最快的仿人机器人之一。其关节电机M107可提供360牛米的峰值扭矩,确保了强大的旋转力和灵活性。H1的头部搭载了Intel RealSense D435深度摄像头和Livox MID360激光雷达,实现了360度全方位探测感知。
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在《秧BOT》节目中,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G1(与H1同系列)穿上了东北特色的花棉袄,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它们不仅能够丝滑扭腰、模仿人类踢腿等动作,还能精准地抛接手绢,呈现出极其灵巧的动作。这一幕让不少观众感叹:“机器人转手绢都比我圆!”
这场表演的成功,离不开AI强化学习技术的支持。宇树科技通过近三个月的训练,让机器人能够自主跳舞和导航。机器人表演时的“秘密武器”是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360牛米,再加上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周围环境的一举一动也能精准掌握。并且通过先进的AI算法,机器人们能完美“听懂”音乐,不管是欢快的节奏还是优美的韵律。
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网友所说:“看机器人发出春晚第一声爆笑,工业秧歌。”
从创业到行业领军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王兴兴是一位90后工程师,拥有近10年足式机器人研发经验。公司成立短短8年时间,就成为了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
宇树科技的产品线涵盖了消费级和工业级四足机器人,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其中,Unitree H1是其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售价9万美元,而第二代人形机器人G1的起售价更是低至9.9万元人民币,大幅降低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门槛。
宇树科技的产品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田径项目铁饼比赛中,机器狗Go1担任啦啦队队员和铁饼运输员;2021年央视春晚,24台四足机器人以小牛“犇犇”的形象与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同台演出《牛起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四足机器人“福虎”热情地跳起了舞。
未来展望:人形机器人的无限可能
Unitree H1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在艺术表演领域的巨大潜力。但其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凭借强大的运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H1可以在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在工业领域,H1可以执行危险或重复性高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在教育领域,它可以用作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在医疗领域,H1可以协助医生进行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和灵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像Unitree H1这样的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这场融合了传统与科技的《秧BOT》表演,不仅是一次艺术创新,更是一次科技实力的展示。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再不努力就被机器人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