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阳明故里:余姚王阳明故居的文化魅力
读懂阳明故里:余姚王阳明故居的文化魅力
近日,余姚市委宣传部与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联合举办“读懂阳明故里”活动,媒体团深入探访了余姚市的王阳明故居,了解这位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的生平与思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不仅展示了其生活场景复原陈列,还设有《真三不朽——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展览。通过这次活动,更多人得以感受阳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底蕴与建筑特色
王阳明故居位于余姚龙泉山北面,北宋大家范仲淹有诗“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这二山之一便是位于余姚市中心的“龙泉山”。龙泉山周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王阳明故居、朱舜水纪念堂、舜江楼、通济桥等重点文保单位,以及阳明先生讲学处、龙泉寺、祭忠台等众多阳明遗迹。
王阳明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整体布局严谨对称,体现了当时官宦阶层的生活风貌。故居的主体建筑分为前后两进,前厅宽敞明亮,后室则是私密的居住空间,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与石刻艺术,展示了当时高超的手工技艺。进入故居,可以沿着精心布置的导览路线,依次参观各个房间,从书房到卧室,每一步都能感受到王阳明的思想光芒。
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为省级社科普及和研学基地,王阳明故居推出了“龙泉山下——王阳明心学之旅”项目,该项目以“龙泉山下——王阳明心学之旅”为主题,包括“唱、诵、寻、讲、抄”等五个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王阳明心学,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龙泉山下 歌诗正蒙”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游览故居、吟唱歌曲、聆听歌词背后的故事,初步了解阳明先生所倡导的勤奋学习、谦逊有礼、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正如王阳明先生在《训蒙大意》中说的,诱之歌诗以发其志。
王阳明诗歌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选取了王阳明二十四首节气诗,采用线下、线上结合方式,线下为“阳明诗歌咏诵”比赛,全城海选出二十四位“小小节气代言人”,线上为“王守仁故居”公众号上发布节气文章,普及阳明的诗和节气知识。
王阳明故居联合阳明书坊共同推出《按图索骥——王阳明故居研学地图》。地图正面印有阳明先生生平介绍、王阳明故居简介及俯瞰图,背面为研学之旅相关内容。通过开发“按图索骥”—王阳明故居研学地图,游客在参观过程中,根据研学地图要求寻找故居石雕、木雕、砖雕等建筑纹饰,了解各种纹饰代表传统吉祥寓意,以此了解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通过开发“像由心生”互动项目,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去寻找王阳明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各种画像、雕像等,从而切实了解王阳明不同的身份和才能。同时,还将阳明像与剪纸、面塑等非遗相结合,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感,扩大研学的范围和乐趣。
王阳明故居不定期邀请阳明学专家和阳明学者对研学团队、亲子团进行阳明文化的普及和讲授课程,体现阳明故里的文化内涵。同时,开展每月 “阳明文化主题沙龙”,每周末“阳明学院大学志愿者”,寒暑假“小小讲解员”,以及日常“初心志愿者”讲解服务等活动,不同的游客能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进行阳明文化的传播与讲授。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这本书、学习这本书,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特别策划了“我手写我心体悟《传习录》”手录阳明心学典籍活动。活动专门设置抄写《传习录》空间,通过手抄、口诵《传习录》,游客可以在阳明故居现场抄写一段语录,沉浸式体验传习录的内涵,深入了解其中的哲学内涵。
“龙泉山下——王阳明心学之旅”项目通过其创新性的设计和实施,成功地将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技术应用相结合,不仅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和社会教育提供了新的范例。让阳明心学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讲堂,而是真正走进了生活。
思想精髓与现实意义
王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创立的“阳明心学”以“心即理”为核心,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哲学命题,强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实践精神。这种强调内心修养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阳明故居不仅是其生活场所,更是其思想的发源地。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感受其“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故居内的龙山书院是王阳明晚年讲学之所,书院内悬挂着他亲手撰写的对联,以及历代学者对他的评价,让人深刻体会到他“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是如何影响后世的。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读懂阳明故里”活动,更多人得以近距离感受这位明代思想巨匠的精神世界,领略阳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