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苏茅山:道教圣地、革命圣地与风景胜地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苏茅山:道教圣地、革命圣地与风景胜地的完美融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yah.cn/display.asp?id=15775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革命圣地和风景胜地。作为道教正一派“上清派”的发祥地,茅山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称。同时,这里也是我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茅山的自然风光清新秀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胜地。

主要景点

九霄万福宫

九霄万福宫(顶宫)是茅山影响力很大的一座宫观。茅山道院全盛时有257座宫观,其中以“三宫五观”最为著名。西汉时茅氏三兄弟在此建石坛、石屋;以修真仙,元朝时称为“圣佑观”;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扩建,并御赐为“九霄万福宫”。因其座落于茅山主峰大茅峰巅,故又称顶宫。这座古老的道观经历了2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经兴废,1985年被正式修复。此宫坐北朝南,东西对称,整个建筑以山借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此宫是善男信女朝山进香首选之地,每年接待数百万次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崇禧万寿宫

崇禧万寿宫(寿宫)位于大茅山峰西北丁公山南,现于原址东侧重建,位于青玉峰南麓。原为南朝时所建的“曲林馆”,后为陶弘景祖师的“华阳下馆”。唐贞观时,唐太宗为王法主(王远知)建“太平观”。宋敕改“崇禧祠”,延祐六年,赐名“崇禧万寿宫”。崇禧万寿宫先后于1957年和1964年两次被拆,宫迹全无。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2011年茅山崇禧万寿宫恢复建设,于2016年8月28日对外开放。宫内建有:茅山道教学院、茅山道教书画院、茅山道教博物馆、养生谷(定期举办养生班、辟谷班、体道班、国学班,夏令营、冬令营、道教婚礼、成人礼等)、知道堂、抄经堂等。是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开幕式举办地。

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印宫)座落于茅山积金峰山腰的绿树中。始建于南朝梁代,兴于宋朝,初名“潜神庵”,后易名“元符宫”,沿用至今,全称元符万宁宫;因宋哲宗赐给茅山八宝之一的玉印放在宫中,故又称印宫。该宫周围自然景观秀丽植被密集,人文景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游客探幽揽胜,陶冶身心的最佳场所。宫内有 “天下第一”老子神像坐落于此。是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祈福法会的会场。

华阳洞

茅山自古就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这“第八洞天”就源自于华阳洞。洞天,是道教名词,是指“通过”之所,修道者在洞中修炼,与神仙相通,与天界相通。
华阳洞位于茅山老虎岗西侧,北距印宫约300米。这里很有“仙气”——自然环境下,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000个/立方米,负氧离子有空气维生素和有“空气长寿素”之称,有利 于人体的身心健康。茅山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修行的主要方法。华阳洞无论从地球磁场效应还是负氧离子浓度上都称得上“集天地之灵气”。

仁祐观

仁祐观位于三茅峰顶,占地1400平方米,主体融合传统建筑及宗教风格,在保护遗址基础上满足宗教及观光的功能。该观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专祀小茅君茅衷,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有全真派道士沈一清重建这座宫观。该观传承全真派坤道。
2013年3月,茅山仁祐观完成复建。复建后的仁祐观以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使焕然一新的仁祐观重新矗立在小茅峰。
走近建成后的仁祐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书写着“敕赐仁祐观”的山门,白墙灰瓦,仿佛在喻示着万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所生。走入山门,紧接着便是悠长的青砖漫道,蓝天、白墙、山石、草木四者本无关联,却在这山路上融为一体。那似是无心而建却又别有一番滋味的小路,却让人又一种曲径通幽便隐约步入了神仙居所的感觉。

德祐观

德祐观位于二茅峰顶,占地1600平方米,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专祀二茅真君茅固,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烧毁。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年)有全真派道士沈一清重建这座宫观。1958年,德祐观仅存的3间破旧房屋都拆作他用。该观传承全真派乾道。

非常道

非常道位于景区盘山公路的右侧,名字来源于《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全长1.6公里,全程共有华存亭、抱朴亭、本草亭、隐居亭等休息凉亭4处,沿途可观赏茅山丰富的植物和茅山古镇风景。“非常道”是古人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古代修建山顶宫观,所有建筑材料都是通过“非常道”运至山顶的。

喜客泉

喜客泉位于景区大茅峰西北,是茅山十九泉中最着名一眼古泉。泉水冬暖夏凉,水质甘甜,遇旱不涸。明代诗人陈沂曾诗赞曰:“池上一鼓掌,池下泉四溃。问喧沸起,散乱如珠碎。为问何为然,人云此地肺。消息与人通,气动随謦亥。”两千多年前,此处就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仙人洞

“仙人洞”、也称“蓬壶洞”,仙人洞入口,距离元符宫的山门不到百米。相传古时候曾有仙人在洞中潜心修炼,并且得道成仙,所以称之为“仙人洞”。仙人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形成已有6500多万年的历史。这里常年气温较低,在夏天是避暑胜地,比室外温度低十多度。仙人洞在历史上久负盛名,清朝文人孙星衍曾写过一首诗赞美此洞:“垂乳甘可餐,流膏滑难触。心疑转仙境,旷荡见平陆。”仙人洞在清朝时期已堵塞,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新对游客开放。此洞总长920米,分为上、中、下三层,现已开发利用的为中、下两层,长度208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