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林鸣和他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林鸣和他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引用
中国经济网
11
来源
1.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9/23/content_301667.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8/08/content_26073632.htm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8BPCP4055660XF.html
4.
https://gdio.southcn.com/node_5201f00af5/e0e032e153.s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F4323K0552EZ9J.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V0K3V7055665GS.html
7.
https://economy.southcn.com/node_52de6dd46e/69a16b96c8.shtml
8.
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444713.html
9.
https://td.gd.gov.cn/dtxw_n/gdjrxw/content/post_4499604.html
10.
https://www.dsop.gov.mo/special_project/2/type16_3.html
11.
https://www.yooc.me/group/8873143/topics/13034690-1

在伶仃洋的碧波之上,一座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超级大桥横空出世,它就是港珠澳大桥。这座全长55公里的跨海大桥,不仅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更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自2018年开通以来,港珠澳大桥不仅大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通行时间,更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01

林鸣:用创新精神攻克世界级难题

在这项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背后,有一位关键人物——林鸣。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桥需要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这两条航道是珠江口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天有4000多艘船只往来穿梭。为了不影响航运,大桥采用了桥岛隧组合方案,其中海底隧道部分长约6.7公里,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这是中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的安装是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每节沉管重达8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重量,要在水下近50米深处实现毫米级对接,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林鸣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半刚性”沉管结构方案,并自主研发了沉管浮运安装成套技术,最终实现了33节沉管的精准对接,创造了“1年安装10节”的中国速度。

除了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的另一个亮点是东西两个人工岛。这两个各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采用了世界首创的“深插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林鸣带领团队研发了八锤联动振沉系统,仅用221天就完成了两个人工岛的建设,比传统方法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

02

创新驱动,打造世界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大桥建设团队建立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外海集群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实现了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换代。

在钢箱梁制造方面,团队建成了国内首条钢箱梁板单元自动化生产线,首次实现车间化拼装制造,工厂产能提升2.5倍以上。在钢桥面铺装方面,研发了新型浇注式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实现了钢桥面铺装规模化生产,施工效率提高2至3倍,铺装疲劳性能更是提高了3倍以上。

为了确保大桥在高温、高湿、高盐的海洋环境中能够使用120年,团队提出了超百年耐久性设计方法,创立了混凝土结构120年设计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同时,还创新了跨海工程在典型灾害下的安全绿色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了施工水域中华白海豚的声学保护技术,实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环保目标。

03

跨越伶仃洋,联通大湾区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不仅大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通行时间,更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大桥开通后,香港到珠海的陆路交通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30分钟,真正实现了“一小时生活圈”。

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的实施,港澳居民北上需求旺盛。据统计,2024年1月至7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超过1000万辆次,同比增长140%。大桥不仅便利了人员往来,更促进了经贸发展。截至2024年8月底,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已达9223.8亿元,成为推动珠海市、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外贸加速攀升的新引擎。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展现了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正如林鸣所说:“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中国人不能造的桥。”这座超级工程,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座里程碑,它见证了中国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展现了中国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