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创新大数据教育,培养未来数字人才
厦门大学创新大数据教育,培养未来数字人才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厦门大学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材,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和人工智能思维。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林子雨博士及其团队开发的《大数据导论》系列教材,已成为国内500多所高校的教学首选,为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教材,引领大数据教育改革
2024年7月,由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林子雨博士编著的《大数据导论——数据思维、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通识课版,第2版)》正式出版。这本教材的问世,不仅满足了计算机通识教育、数字素养教育和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三大教学需求,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案例,成为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的知名品牌。
该教材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通过11个章节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数据意识、数据思维和数据伦理观念。教材内容涵盖大数据概述、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以及大数据安全、数据共享、数据开放、大数据交易和大数据治理等前沿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在每章都融入了丰富的案例,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大数据时代,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相应理论的具体内涵。例如,在大数据与其他新兴技术的关系章节中,教材通过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和厦门自动化码头的案例,生动展示了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多元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学工作,林子雨团队还开发了配套的讲义PPT、教学大纲、案例视频、上机实验和讨论课等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已经上传至百度网盘,供教师免费下载使用。此外,林子雨还主讲了《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的全套授课视频,分别在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云课堂上线,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渠道。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林子雨团队还特别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他们收集整理了大量来自2019年央视纪录片《大数据时代》的案例视频,这些视频经过拆分剪辑,形成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方便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这些案例视频涵盖了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如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码头、量子点LED技术、柔性显示技术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教学成果丰硕,获得广泛认可
林子雨采用本教材在厦门大学开设的全校公共通识选修课“大数据导论”,入选“2021年厦门大学美育与通识教育一流课程”。他主讲的与本教材配套的MOOC课程“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也入选“2023年福建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据统计,该教材已被国内400多所高校采用,其建设的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网络访问量超过2500万次。林子雨本人也因在大数据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2021年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并荣获“2022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2018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持续更新,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为了确保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林子雨团队对教材进行了持续更新。第二版教材在保持11章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每章内容都进行了更新。例如,增加了对“大数据与数字经济”、“数商”、“区块链”和“元宇宙”的介绍,更新了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增加了大数据安全威胁和风险案例,补充了数据共享原则和数据资产理论等内容。
通过这些努力,厦门大学不仅在大数据教育领域树立了标杆,更为全国高校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林子雨团队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厦门大学在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前瞻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