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注意:头孢哌酮别碰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聚餐注意:头孢哌酮别碰酒!
引用
搜狐
等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929463_121956422
2.
https://www.sohu.com/a/853127624_121956422
3.
https://www.yaan.gov.cn/mob/article.html?id=4862b155-736f-47af-b952-54593754b6b6
4.
http://www.sp.gov.cn/sp/kpwd/202402/6438307ed2c94f60b20837c56b348616.shtml
5.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009/8518576?from=wj_maintab_cate&zh-cn
6.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01/detail-inafnqvr5150939.d.html?oid=3828979054090866&vt=4&cid=76524&node_id=76524
春节将至,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免不了要举杯畅饮。然而,如果你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如头孢哌酮,那么请务必远离酒杯。近年来,因“头孢就酒”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01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与酒精的相互作用,医学上称为“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反应源于药物抑制了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导致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具体表现可能包括:
- 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
- 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
- 头晕、恶心、呕吐
- 呼吸困难、胸痛
- 血压下降,严重时可致过敏性休克
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对乙醇敏感者尤其需要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停止摄入含酒精制品,必要时需送医治疗。
02
除了头孢,这些药也不能碰酒
降压药:酒精会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头晕、晕厥等。
降糖药:酒精与降糖药同服可能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可致昏迷。
镇静催眠药:酒精会加重药物的镇静效果,可能导致过度嗜睡、反应迟钝,甚至呼吸抑制。
抗癫痫药:酒精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降低药效,同时增加癫痫发作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与酒精同服可能加重胃肠道刺激,增加出血风险。
对乙酰氨基酚:常见于感冒药中,酒精可增加其肝毒性。
阿司匹林:酒精会增加胃黏膜损伤和出血风险。
03
如何安全用药?
严格遵医嘱:服药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避免饮酒。
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是否与酒精有相互作用。
告知医生饮酒史:就诊时主动告知近期饮酒情况。
避免隐形酒精:注意某些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和食品(如酒心巧克力)中可能含有的酒精成分。
应急处理:若不慎饮酒后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春节是团聚的时刻,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让我们在欢庆之余,也要时刻牢记用药安全,理性饮酒,享受一个健康快乐的新春佳节!
热门推荐
蕃茄田艺术牵手《新成龙历险记》第二季,开启儿童创意之旅
从舞台到屏幕:表演专业毕业生如何在短视频领域大展身手?
从舞台到银幕:表演专业的就业之路
从《朗读者》看郑渊洁的家教智慧:平等、尊重与创造力的培养
影响爱情的化学物质
爱情的化学效应:解析大脑中的“爱情鸡尾酒”
如何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幸福与成功的关键技巧总结
《父与子》中的成语故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莲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解析
“上单不上双,清明要挂青”:清明节祭祀习俗详解
火花塞点火间隙过大有什么影响?
家用汽车火花塞的更换周期是多久?
从天津到浙江: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揭秘!
播音主持新趋势: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之路
焦作春节民俗登上央视,你最期待哪个节目?
焦作云台山冰雪节:打造“山海经里的冰雪世界”
寒假必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春节必看!沈腾新作《飞驰人生2》爆笑来袭
春节档票房爆棚,《你好,李焕英》成黑马
爱情中的成长,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清蒸鱼与红烧肉:年夜饭餐桌上的文化传承
智能制造业,将人工智能引入制造业的未来
从湖南国发装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看建材行业未来趋势
定制环氧固化剂地坪:打造独特品质与功能
手机投屏全攻略:轻松实现大屏共享,享受科技乐趣!
春节必备:麦芽糖的甜蜜历史
麦芽糖:糖尿病患者的甜蜜负担
人民币汇率,衍生品
长沙岳麓山游玩攻略(景点介绍+游玩路线+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