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真相与应对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真相与应对
在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聚焦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特别是其重要的进展标志:淋巴结转移。通过了解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什么是肠癌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个个“过滤站”,帮助清除体内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当肠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时,就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这种转移是肠癌进展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
淋巴结转移的类型和影响
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可分为局部和远处两种类型:
局部淋巴结转移:指癌细胞扩散到邻近的区域淋巴结,如肠壁、肠系膜等。这种情况下,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通常能有效控制病情,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小。
远处淋巴结转移:如果癌细胞转移到锁骨上、腹主动脉旁等远处淋巴结,这标志着疾病已进入晚期(Ⅳ期),治疗难度显著增加,预后也较差。
治疗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针对肠癌淋巴结转移,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评估来决定。
一个值得关注的最新研究案例来自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她因便血伴大便习惯改变就医,最终被诊断为直肠癌伴侧方淋巴结转移。在多学科团队(MDT)的综合评估下,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放化疗+TME(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方案。经过系统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虽然在后续随访中发现肺部转移,但通过调整治疗方案,病情仍保持稳定。
预防和筛查建议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的最新数据,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2022年新发病例约51.71万例。预防和早期筛查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高危人群: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和炎性肠病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建议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一般人群:建议50-74岁的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拒绝结肠镜检查,可以进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任一项阳性者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
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减少红肉和腌制食品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肥胖;戒烟限酒,减少环境致癌因素接触。
结语
肠癌淋巴结转移虽然可怕,但通过早期预防、定期筛查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存率。在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肠癌防治,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