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古迹打卡:白莲洞与柳侯祠
柳州古迹打卡:白莲洞与柳侯祠
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近期推出了三条社科普及精品线路,其中“历史瑰宝线路——寻根探秘之旅”特别引人注目。这条线路包含了两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和柳侯祠。这两处景点,一处展现史前文明,一处纪念历史文化名人,共同构成了柳州深厚文化传统的缩影。
白莲洞:史前文明的见证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集洞穴科学研究、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柳州史前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更是一座见证人类文明进程的“时间胶囊”。
博物馆的陈列分为洞外和洞内两大部分。洞外陈列包括室内陈列(柳州原始文化、岩溶洞穴知识、生物标本陈列)和“史前动植物”露天陈列;洞内陈列则由遗址现场陈列和洞内地质现象陈列组成,全面展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近期,白莲洞博物馆迎来了重大考古发现。在凤岩遗址的发掘中,考古队首次清理出一座距今三四万年的史前墓葬。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柳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早期现代人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资料,也进一步验证了白莲洞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
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丰富了白莲洞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更为探索人类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正如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副馆长陈坚所说:“这是柳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史前墓葬,也是广西地区发现的屈指可数的早期墓葬之一。”
柳侯祠:人文精神的传承
与白莲洞展现的史前文明不同,柳侯祠承载的是柳州的人文精神。柳侯祠位于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内,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侯祠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
柳侯祠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原则。祠堂大门上高悬的“柳侯祠”金字匾额,是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的手迹,豪迈奔放,苍劲挺秀。门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为清末永州知府杨翰所书,体现了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和影响。
柳侯祠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荔子碑”。这是一块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所刻的碑文,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因其句首云“荔子丹兮蕉黄”,后人便称其为“荔子碑”。更因其集唐宋三大文豪柳宗元的事迹、韩愈的文采和苏轼的书法于一身,被誉为“三绝碑”,成为柳侯祠的镇祠之宝。
除了碑刻,柳侯祠内还有两口纪念柳宗元为民掘井的石井,以及柳宗元的三彩陶塑像。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柳宗元的生平事迹,更体现了柳州人民对这位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
白莲洞与柳侯祠,一者展现史前文明,一者传承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社科普及精品线路的推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柳州的历史魅力。无论是对史前文明的好奇,还是对人文精神的追寻,柳州都能为每一位到访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