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黑科技大揭秘:宇树机器人和峰飞飞行器
春晚黑科技大揭秘:宇树机器人和峰飞飞行器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群身着“东北大花”服装的机器人以“扭秧歌”的形式惊艳亮相,它们就是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与此同时,在重庆分会场,峰飞航空的V2000CG“凯瑞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完成了精彩的飞行表演。这两个科技元素不仅为春晚增添了现代感,更展现了中国在机器人和飞行器领域的最新成果。
宇树H1:从春晚舞台到全球市场
宇树科技的H1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47公斤,全身拥有19个自由度,能够实现高度灵活的动作。其腿部关节电机峰值扭矩达到360N·m,是同类规格中功率性能最高的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这些机器人通过AI强化学习实现了自主跳舞和导航,展示了先进的运动控制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宇树科技的H1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亮眼。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全球出货量中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他们的客户阵容也非常强大,包括亚马逊、谷歌、英伟达、Meta等国际科技巨头公司。
峰飞V2000CG:开启城市空中交通新纪元
峰飞航空的V2000CG“凯瑞鸥”是一款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具备在高原环境下的飞行能力。该机型于2024年3月获得由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成为首个获颁TC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
作为未来城市先进空中交通的重要解决方案,eVTOL具有灵活起降、零碳排放、安静安全、乘坐舒适等优点。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超大城市,从机场到市中心的交通接驳是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未来采用eVTOL航空器,从浦东国际机场直接快速抵达市中心核心区域,将60-90分钟的地面车程缩短至10分钟,可极大地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
中国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
宇树机器人和峰飞飞行器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地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安防巡逻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另一方面,空中飞行器为城市交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地空协同”的创新模式,为中国未来的智慧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技术的飞速进步,低空交通正逐步从科幻构想走向现实舞台。低空交通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一种新兴的交通模式,是未来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的低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从近期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对低空载人飞行器这一新兴领域展现出了包容、鼓励的态度,展现了我国对发展低空经济的决心。较早时期的2010年,国家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下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是国家深化低空改革的举措;2021年2月下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第一次把“低空经济”写进国家规划;2019年9月下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给了eVTOL飞行器研究、试验和应用极大的支持;2022年12月民航局为指导和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生产和适航批准,发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为无人机适航审定提供了规章依据;2023年6月下发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使无人机飞行运行更加“规范、合法化”;2023年10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2025年eVTOL实现试点运行的目标;2023年11和12月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和《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中非管制空域的划分,释放了部分低空空域,让低空飞行更加顺畅;2024年1月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咨询通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安全评定指南》,为特殊适航审定提供安全评定的法规支撑。
在全球eVTOL制造厂商分布中,中国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一起,占据了82%的份额。国内主要企业如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沃飞长空等都在积极推进产品适航审定和商业化应用。其中,亿航智能的EH216-S型eVTOL在适航审定方面取得了三个“全球首张”,获得了首张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峰飞航空的V2000CG已完成高原性能试飞,获得中国首个型号合格证;沃飞长空的AE200已完成原型机首飞,正在申请型号合格审定。
2025年春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科技展示的大舞台。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和峰飞航空的V2000CG“凯瑞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展现了中国在机器人和飞行器领域的最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表演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而这些创新科技也将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