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鼓楼遗址:重庆古城墙的秘密
老鼓楼遗址:重庆古城墙的秘密
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中段北侧,有一处看似普通的街巷,却隐藏着重庆城最古老的记忆——老鼓楼遗址。这处遗址不仅是重庆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重庆城市空间和建设沿革的关键实物。
考古发现:揭开历史面纱
2010年3月,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渝中区文物管理所配合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对文物进行调查,发现该遗址。2010年4月至7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2000平方米的清理揭露,发现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房址、道路、水井、灰坑、灰沟及礌石堆等各类遗迹25处,出土了一批保存较好的瓷器、瓦当、坩埚等遗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收获。发掘区中心为一处保存较好的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现状略成方形。高台内部夹杂小型鹅卵石的黄灰沙土层层夯筑,四周砌筑护坡墙体。四面护坡墙均由下至上层层收分,墙体坡度为79度左右,护坡墙及条石基础残高近10米。部分筑墙砖上发现有“淳祐乙巳(1245)东窑城砖”“淳祐乙巳西窑城砖”等阴、阳模印纪年铭文。在高台建筑周围发现有多处宋代房址、灰沟、礌石堆及大面积的夯土区。同时还发现了明代遗迹100个和清代遗迹103个,其中包括大量的房屋基址、水沟、道路等,组成一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专家们还找到了一座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的建筑基址。这座建筑周围的排水设施设计较为精巧,四壁墙基内侧设有地下排水暗沟,室内中部还设有沉井,由暗沟连通室外。
历史见证:从南宋到明清
老鼓楼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宋代营造技术具有十分重要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山城防御体系找到了发源地。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而且对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川渝地区古代建筑及宋蒙战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已经开建,发掘出的文物将原封不动地呈现在未来的考古遗址公园之中,能够让人们从中畅想重庆母城当年的庞大规模。
文化传承:城市的记忆
老鼓楼遗址不仅是重庆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重庆城市空间和建设沿革的关键实物。自2009年以来,随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及渝中区下半城旧城改造项目的推进,老鼓楼遗址被发现并确认为宋元战争时期四川制置司暨重庆府衙署所在地,同时也是明玉珍皇宫的遗址。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从南宋至清乾隆五百余年间重庆的政治中心,还展示了古代山地城池防御建筑的独特魅力。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得以一窥这座古老城市的辉煌过往,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