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乌撒古城与总溪河:毕节的文化瑰宝
探秘乌撒古城与总溪河:毕节的文化瑰宝
在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市,有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和一条被誉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的河流,它们分别是乌撒古城和总溪河。这两处景点,一为人文历史的见证,一为自然造化的杰作,共同构成了毕节旅游的两大瑰宝。
乌撒古城:千年古城的沧桑与传承
乌撒古城,又名威宁古城,位于贵州屋脊之上,海拔2200多米。这座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彝族六祖分支时期,自古就是夜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乌撒古城正式开始建设,历经数次修建,最终在1958年全部拆除。如今的威宁县城,就是在乌撒古城遗址上建立起来的。
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城门、城墙等建筑多次修建,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据《威宁县志》记载,乌撒古城初建时四向城门分别名为:明治、平政、开化、武安,寄托了在明朝治理下的乌撒民众不断开化、平安的生活愿景。洪武二十四年(1391),景川侯曹震委派都指挥马烨修建四个石城门,东门名迎恩,南门名宁远,西门名镇夷,北门名拱辰,四个城门上均建有楼阁。
虽然乌撒古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烟里,但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却传承至今。威宁火腿和威宁荞酥,已成为贵州西北边地独特的地域历史和山地文化的积淀,成为地标性的饮食文化符号。《威宁县志》记载,威宁荞酥为贵州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首创制作,朱元璋品尝后大为赞赏,称其为“南方贵物”;威宁火腿的制作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手工和经验世代积累且不断创新,代代传承至今,形成了肉色棕红、色泽鲜艳、骨小皮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久食不腻的独特美食。
总溪河: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
总溪河,位于毕节市纳雍县,是九洞天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由总溪河碧水长廊、梯子岩层峦叠嶂、九洞天云洞天开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这里被誉为“中国岩溶百科全书”和“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集大成者。
总溪河景区最独特之处在于其九个伏流“洞口”,每个“洞口”周围都有奇特的熔岩景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伏流洞口风光。坐船而下,可观赏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九洞天景区由总溪河碧水长廊景区、梯子岩层峦叠嶂景区、九洞天云洞天开景区组成。景区洞洞相连,组合成了集溶洞、伏流、天窗、天坑、峡谷、天生桥、悬崖、等为一体的雄奇瑰丽的岩溶大观。享有“中国岩溶百科全书”及“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等美誉。
九洞天的形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六冲河在此形成九个巨大的天窗,暗河时隐时现,造就了独特的喀斯特奇观。景区内还有迎宾峡、一线天等景点,每一处都让人叹为观止。总溪河景区的喀斯特地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成为了地质研究的重要基地。
乌撒古城与总溪河,一为人文,一为自然,共同展现了毕节丰富的旅游资源。它们不仅是贵州的骄傲,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走进毕节,你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欣赏到自然的神奇。这片土地,值得你细细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