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根果种植技巧大揭秘!
碧根果种植技巧大揭秘!
碧根果,又名美国山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碧根果种植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产业。本文将详细介绍碧根果的种植技术,帮助种植者掌握高产秘诀。
生长习性与环境要求
碧根果原产于北美,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温度:年平均温度15.2℃为宜,最高温度可达41.7℃,耐寒可达-15℃,但花期遇低温会影响开花授粉和花的发育。
水分: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开花前春梢生长期要求适量雨水,开花期避免连续雨水,果实和裸芽生长期要求雨量充足而均匀。
光照:幼年期要求阴凉环境,因此碧根果育苗时要人工遮阴,成年树在向阳竿瘠的阳坡上生长不良。
土壤:以石灰岩发育的油黑土、黄泥土砂岩、板岩、页岩发育的黄土为最佳,红土、砂土不适合栽培。
种植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种苗是高产的关键。碧根果一般第1年播种育苗,第2年春季嫁接,秋季移植,第3年秋冬即可出苗。苗木栽培后3年左右开始结果,5年可达丰产。
繁殖方法
碧根果有多种繁殖方法:
播种:春、秋均可播种,但秋播比春播安全,秋播通常在秋土冻结前播种即可,春播宜早,可在3月中旬播种,种子必须经沙藏处理。
嫁接:使用的砧木一般为核桃,在优良的单株上采集接穗,选用树冠周围充实的发育枝长30
40厘米,粗11.5厘米的接穗中下部充实饱满的芽作接芽。扦插:选择一年生的强枝,插穗长17~20厘米,用普通方法扦插,成活率通常在90%以上。
根插:结合苗木出圃进行采根,再行假植,春季进行,种根直径1厘米、长10厘米,以床插为宜,根的上剪口一定要埋入床面以下0.5~1厘米处。
压条:休眠期将母株根部健壮的树枝压入土中,经一段时间后生根,然后将树枝与母株分离,移植后再培育。
定植管理
种植密度:每亩地可以种8棵至12棵树。按照每亩地种10棵树测算,一亩地就可以产出300斤的碧根果。
施肥:碧根果对肥料需求较高,应根据树龄和生长状况合理施肥。幼树以氮肥为主,成年树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树形良好发育,提高产量。主要修剪过密枝、病虫枝和枯枝。
病虫害防治
碧根果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黑斑病、炭疽病、核桃举肢蛾等。防治方法包括:
农业防治: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清除病虫枝叶。
物理防治:使用诱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方法捕杀害虫。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施高效低毒的农药。
成功案例分析
安徽全椒县案例
全椒县从2014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碧根果,目前种植面积达9.4万亩,2023年产量1800吨,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该县通过品种更新和技术改进,实现了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一棵进入盛果期的薄壳山核桃树可以结30斤左右的碧根果,一亩地产值约6000元,利润在4000元左右。
南京六合区案例
六合区灵岩山脚下建有江苏省薄壳山核桃林木良种基地,种植规模5700亩,收集种质资源201个。通过解决品种选育、扩繁和嫁接难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目前,该基地年产碧根果约200吨,产值约800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
碧根果不仅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以全椒县为例,碧根果产业总产值近20亿元,不仅为企业带来丰厚收益,还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据统计,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累计流转土地6.5万亩,年支付农民土地租金30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就近从事营林生产就业4000余人,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
此外,碧根果全身都是宝:果实可以食用或榨油,外壳可以作为燃料,木质隔膜可以作为中药材,树干是优良的家具用材。一棵树的经济价值可达数十年,是真正的“摇钱树”。
结语
碧根果种植是一项前景广阔的产业,但同时也需要耐心和科学的管理。从选种、繁殖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碧根果种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大家在碧根果种植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