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里的才女印记:冰心与林徽因的故居故事
三坊七巷里的才女印记:冰心与林徽因的故居故事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位于福州中轴线上的三坊七巷,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这里不仅是普通市民的居住之所,更是多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成长摇篮,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文学巨匠冰心和建筑学家林徽因。
冰心故居:百年老屋里的文学记忆
冰心故居坐落于杨桥路17号,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白墙黛瓦,古意盎然。这座宅院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聚居处,后因林觉民在广州起义中殉难,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2006年,这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进式的院落布局,四周环绕着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条长廊,两旁种有翠竹,为整个院落增添了几分雅致。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则是自成院落的南、北院。冰心与父母住在二进左厢房,祖父则住在右厢房,前为书房,后为卧室。
如今的冰心故居不仅是参观游览的景点,更是一座小型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冰心与巴金之间跨越世纪的友谊。展览分为“文学交往”“人格魅力”“文学殿堂”“共同出访”“真诚诉说”“墨宝流芳”“世纪告别”和“文坛佳话”8个单元,通过135幅图片、42页手稿手迹、23个书籍版本、43封信函及12件实物,全面展现了两位文学巨匠之间历经岁月考验的深厚情谊。
林徽因: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建筑学先驱
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三坊七巷度过她的童年时光。虽然林徽因故居的具体信息在史料中记载较少,但通过2024年5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千瓣的花朵——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林徽因”主题展,我们得以一窥这位杰出女性的成长轨迹和非凡成就。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也是中国建筑学的先驱之一。她不仅是诗人、作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更是中国古建筑、景泰蓝等文化遗产的伟大守护者。她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更在于她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24年5月,为了纪念林徽因入学宾夕法尼亚大学100周年,她的母校追授她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在中国建筑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这场跨越百年的荣誉授予仪式,不仅是对林徽因个人成就的认可,更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与学术交流中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漫步在三坊七巷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冰心与林徽因,这两位从这里走出的才女,一位用文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另一位则用建筑学研究守护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她们的故居不仅是福州的地标,更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重要见证。走进这些百年老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两位才女的成长足迹,更能体会到她们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