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院专家:心率管理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浙江医院专家:心率管理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教授指出,控制心跳正常有助于延长寿命。成年人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心跳在60~100次被视为正常范围。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健康问题。专家建议通过规律运动、保持合适体重、避免消极情绪、改掉不良习惯等方式来降低心率,从而为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率与寿命的关系
心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多项研究揭示了心率与寿命之间密切的关联。
法国巴黎前瞻性研究Ⅰ对7976名男性参与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追踪,结果显示,静息心率和寿命之间存在反向线性关系。具体来说,静息心率>90 bpm(次/分钟)的受试者的寿命为70.27±12.78岁,而静息心率<60 bpm的寿命为79.30±8.43岁,相差了9岁左右!
英国白厅研究Ⅰ队列中,无论是未调整模型还是调整模型,均观察到了静息心率与寿命的反比关系。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并且发现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岁。
理想的心率范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权威专家张海澄教授指出,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大约在60~100次/分钟。但多项研究显示,这个范围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权威专家郭艺芳医生表示,在安静休息时,心率保持在每分钟5080次之间是最为理想的,一旦超过80次,便被视为心率偏快。中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与心率在6069次/分钟的老年人相比,那些心率在70~99次/分钟的老年人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更高。
如何有效降低静息心率
既然较低的心率与更长的寿命相关,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以减缓静息心率呢?张海澄教授指出:“坚持有氧运动是调整静息心率的有效途径,它能显著提升人体的心肺机能。”
有氧运动时,心率的上限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220-年龄)乘以60%80%。举例来说,60岁的人应将运动心率控制在每分钟96128次之间,而70岁的人则应控制在每分钟90~120次之间。
在运动的初始阶段,每次锻炼持续约30分钟即可,以身体微微出汗、略感疲劳为宜。随着心肺功能的逐渐增强,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或增加运动强度,但务必确保心率不超过计算得出的上限。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总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周应累积进行150
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具体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感受: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特殊情况:当生病或身体状态不佳时,应避免勉强运动,尤其是中青年人,不要偶尔进行一次大运动量的锻炼。
特殊人群: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有氧运动同样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降低静息心率,但应避免过度追求运动强度。建议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运动评估,以获取医生开具的个性化运动处方。
当然,心率并非越低越好。若普通人在白天清醒状态下的平均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且伴有头晕、胸闷、乏力、记忆力减退、一过性黑蒙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通过科学的心率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心脏减负,为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唐礼江主任所说,控制心跳正常是延长寿命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