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来袭!这些农作物防雹妙招你知道吗?
冰雹来袭!这些农作物防雹妙招你知道吗?
2024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广东茂名高州市的荔枝产区。据当地果农王汝金回忆,当时“乌云遮得天都暗了,瞬间雷电大风冰雹袭来,大雨砸向荔枝林”。这场冰雹不仅导致大量果实受损,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仅红粉村的桂味荔枝产量就从上年的400万斤锐减至不足2000斤,许多果农因此陷入困境。
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不仅会直接破坏农作物,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根据农业专家的研究,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叶片损伤:直径超过黄豆粒大小的冰雹就能造成玉米叶片撕裂,密集的冰雹甚至会使叶片呈现斑点状或线状破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生长受阻:冰雹灾害后,玉米幼苗的顶尖幼叶组织可能受损死亡,导致新生叶卷曲成牛尾状,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病害风险增加:冰雹过后,由于叶片受损,植株养分供应不足,加上根系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引发苗枯病等病害。
田间积水:伴随冰雹而来的雷雨大风还会造成田间积水,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
面对冰雹灾害,农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轻损失。传统方法主要包括:
搭建防护网:在果园或菜地上方铺设防雹网,可以有效减少冰雹对作物的直接冲击。
选择抗灾品种:通过培育和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增强作物的生长势,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防雹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主要有人工影响天气和雷达监测预警两种方式:
人工影响天气:通过飞机、火箭等设备向云层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促进云中冰晶形成,从而达到防雹的目的。据统计,我国现有56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和1.7万个地面作业站点,已形成规模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
雷达监测预警:利用天气雷达、云雷达等设备对可能产生冰雹的云系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出预警,为农民采取防护措施争取时间。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们还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防雹经验:
果园格架系统:在苹果等果树种植中,通过搭建格架系统,不仅可以固定果树,还能安装防雹网,有效保护果实。
矮化密植:选择树形较小、单株结果多的品种,降低冰雹对单个果实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系统,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冰雹伴随的强降雨对农田的影响。
尽管如此,冰雹灾害仍然是农业生产中难以完全避免的风险。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准度,研发更有效的防雹技术和装备。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普及防雹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然灾害面前更加从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