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南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69.06亿元,同比增长4%,经济总量占广西比重达20.11%。这一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南宁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果。
科技创新:南宁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等多措并举,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政策方面,南宁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南宁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南宁市共发放企业研发奖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各类补助达1.85亿元。
平台建设方面,南宁市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933个,其中包括26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这些平台不仅带动了100多项前瞻性技术成果在南宁转化,还实现了营收超16.86亿元。
人才培育方面,南宁市通过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建设“人才飞地”等方式,累计引进海外人才项目37项,建设“人才飞地”7家。目前,全市拥有高层次人才6564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南宁市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以比亚迪为龙头,南宁市已建成超85GWh的电池产能,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
2022年,比亚迪在南宁先后落地多个项目,涵盖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达70GWh,使南宁成为比亚迪全球最大、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电池生产基地。在比亚迪的带动下,多氟多、卓能等新能源领军企业也相继落户南宁,进一步壮大了新能源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市还依托比亚迪在电池产业链的“链主”优势,开展“链上招商”,引进龙电华鑫、宸宇富基、安达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新能源产业垂直整合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对南宁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2023年,南宁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速高达74%,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4%,成为拉动南宁市工业增长的最大动力。
预计随着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年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南宁市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之都”。
展望未来:科技引领发展新篇
南宁市正以建设面向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重要承载地为目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下一步,南宁市将聚焦重大项目引进和龙头企业培育,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体系,努力将南宁市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正在为南宁市插上科技翅膀,助力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