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非遗古镇:平乐与新繁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非遗古镇:平乐与新繁的文化传承

引用
三联生活周刊
12
来源
1.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39610
2.
https://www.sohu.com/a/818679052_120237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6A01AVG00
4.
https://news.ifeng.com/c/8gNvRY3Iwkc
5.
https://www.sohu.com/a/790158396_121106875
6.
https://www.sohu.com/a/788860481_120967319
7.
http://www.wccdaily.com.cn/wapepaper/html/20240522/213220.html
8.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7/07/content_PbGG3JSx0d.html
9.
http://www.cnctrip.com/travel/64.html
10.
http://m.eeo.com.cn/2025/0120/707414.shtml
11.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9/content_6977871.htm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8%96%E7%95%8C%E9%81%BA%E7%94%A2%E5%88%97%E8%A1%A8

近日,成都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平乐古镇和新繁古镇成功入选。这两个古镇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非遗技艺闻名于世,成为成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01

平乐古镇:瓷胎竹编的精妙绝伦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邛崃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自古就是川西重要的商贸重镇。而让平乐古镇声名远扬的,正是其独特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将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在瓷器表面,形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这种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由一位名叫张国正的手艺人开创。1915年,瓷胎竹编在太平洋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这项工艺极为复杂,需要经过选竹、刮青、破竹、烤色、染色、拉丝、编织等数十道工序。一根竹子最终只能抽出八两竹丝,可谓“百斤原竹,抽丝八两”。竹丝直径仅0.5毫米,编织时要确保无缝隙、无接头,完美贴合瓷器表面,形成优雅的立体感。

平乐古镇的瓷胎竹编曾一度濒临失传,但在政府和传承人的努力下,如今已焕发出新的生机。2008年,瓷胎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门技艺,让这门传统手艺得以延续。

02

新繁古镇:棕编艺术的巧夺天工

新繁古镇,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是一座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千年古县。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就有“西蜀膏腴”之称。新繁古镇不仅以农业发达著称,更以其独特的非遗文化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新繁棕编,是新繁古镇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瑰宝。据《新都县志》记载,新繁棕编最早出现在清嘉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种技艺最初是当地妇女利用棕榈树叶编织生活用品,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湛的艺术。

新繁棕编以其精细的编织技艺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从实用的帽子、扇子到精美的动物造型,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2011年,新繁棕编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多次走出国门,赴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交流展览。

新繁古镇的东湖公园是古镇的标志性景点,占地18000平方米,水域面积约6000平方米。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尽显古朴风韵。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感受古镇的悠悠岁月。

平乐古镇和新繁古镇,一南一北,一竹一棕,两颗非遗明珠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出成都古镇文化的绚丽篇章。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匠心之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