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手术:近视患者的福音
准分子激光手术:近视患者的福音
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是目前最主流的近视矫正手术之一,通过精确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其曲率,从而改善视力。手术过程简单快捷,大多数患者术后几天内即可获得显著的视力提升。尽管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干眼或夜间眩光,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后,该手术仍然是众多近视患者恢复清晰视力的理想选择。
手术原理与技术优势
准分子激光手术通过飞秒激光打开角膜外层,再用准分子激光调整角膜内层曲率,使光线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种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 精准度高:飞秒激光能够精确控制角膜瓣的厚度和位置,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 恢复快:术后视力恢复迅速,多数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生活。
- 个性化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手术参数,实现最佳矫正效果。
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过去三年中,爱尔眼科在中、欧的近视手术量持续上升,2023年的手术量相比2021年增长了28%。这反映出越来越多人选择手术来摆脱眼镜束缚。
在手术效果方面,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在中国,ICL晶体植入术、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MILE全飞秒激光手术的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均值,分别为1.12、1.14和1.16。此外,各术式近视人群术后一天、一个月、半年后屈光度日趋稳定,表明这些手术方式能为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视力改善效果。
然而,手术并非没有风险。有患者反映术后出现视力问题,提示手术存在个体差异风险。例如,一位名叫骆阳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持续的视力问题,包括重影、眼痛等症状,这表明手术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适用人群与选择建议
准分子激光手术并非适合所有近视患者。根据《白皮书》数据,欧洲低度近视(125度-300度)手术人群最多,占比40.8%;而在中国,中度近视(300度-600度)手术人群最高,占比达到53.9%。这表明手术效果与患者的近视度数密切相关。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做出决定。对于超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患者,建议选择ICL晶体植入术。如果角膜厚度足够且希望手术风险相对较低,可以选择准分子激光手术。
患者体验与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效果至关重要。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眼药水,定期复查,并注意用眼卫生。在术后初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干眼、视力波动等现象,这些通常会在几个月内逐渐改善。
为了确保手术效果,爱尔眼科推出了“全球复查护照”,通过爱尔眼科智慧医院小程序的“复查护照”板块,患者可以一键预约复查,并轻松查阅复查记录和眼部数据等信息。这一创新服务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术后管理方案,也象征着近视手术领域服务模式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
总体而言,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近视矫正方法,但患者在选择时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适应症、风险和术后护理要求,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术效果,真正实现清晰视力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