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家河南·浚县过年丨世界遗产大运河浚县段:流淌的历史与文化的交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家河南·浚县过年丨世界遗产大运河浚县段:流淌的历史与文化的交响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1686546714/6486a91a02002l9tu?finpagefr=p_104

豫北平原,一望无际;滔滔河水,奔腾向前。在河南省的东北部,大运河浚县段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自新乡卫辉市蜿蜒入境,至王庄镇北苏村出境入安阳市内黄县,全长约71.1公里。

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浚县段不仅是古代运河的典型代表,更是世界遗产的瑰宝。这里见证了隋唐以来中国漕运、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两岸名胜古迹多达300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8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长廊”。

历史遗存在这里星罗棋布,包括原生态的河道本体、枋城堰遗址、云溪桥、黎阳仓遗址以及浚县北街土圆粮仓等。其中,黎阳仓作为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依山而建,沿用至宋,其规模宏大、储量丰富,足以满足8万人一年的粮食需求,堪称古代仓储的奇迹。在黎阳仓遗址,近8万平米的范围内分布着84座仓窖,仓城、护城河、漕渠等遗迹的发掘,生动再现了古代漕运的繁荣与辉煌。

在浚县,与运河相关的地名俯拾皆是,如淇门、耿湾、申湾等以带三点水的字命名,赵摆、郭渡、王渡、吴摆渡等以渡口命名,交卸、新码头、码头等以码头命名,枋城、埽头等以运河水利工程命名。这些地名不仅记录了运河的历史变迁,更见证了浚县与运河之间深厚的渊源与联系。

依托大运河的滋养,浚县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浚县古城,作为明清时期北方县城建筑的典范,以其独特的街区结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文庙,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城内,4条主街、8条小街、36条小巷交织错落,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大运河浚县段还孕育了丰厚独特的运河文化。浚县正月古庙会得益于大运河漕运的便利,规模不断扩大,至明代步入高峰。如今,浚县正月古庙会已成为传统春节文化、古庙会文化的“活态”化石和不可复制的民俗文化经典。此外,泥咕咕、民间社火、浚县西路大平调等民俗文化也相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同构成了浚县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

运河文化的繁荣,也带动了浚县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民间泥塑第一村”的杨玘屯村,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泥咕咕制作这项文化产业发展中,泥塑作品在题材、造型、用色等方面不断创新,成为提高沿河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新引擎。

如今,浚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这份珍贵的世界遗产与世界共享。首届“非遗春节庆典”正当时,浚县精心策划了24场特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出七大创新消费体验场景及六大传统民俗活动,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新春盛宴。诚邀您莅临浚县,欢度一个别开生面的新春佳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