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助力老年健康管理:从实验室到社区
智慧医疗助力老年健康管理:从实验室到社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健康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一领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江华教授及其团队,正在通过科技创新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智慧医疗:让健康管理更精准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江华教授参与了“老年共病快速辅助诊断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该项目针对养老机构和社区老年人就医行动困难的问题,创新性地将光致形变材料应用于微流体芯片,开发出能同时检测多项生理指标的快速自测技术。
这一技术突破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够实现老年共病的快速筛查,还能通过高灵敏度的新型检测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健康监测服务。未来,这种基于全光控微流体芯片的诊断技术有望在社区和家庭中广泛应用,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健康检查。
智慧养老: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智慧医疗只是智慧养老体系的一部分。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智慧养老正通过整合5G、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平台。
例如,在德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智慧养老研究。德国作为西方社会保障的发源地,率先打造了可扩展的智能技术平台,通过将各种智能服务系统关联到平台,实现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双重智慧化服务。英国则强调技术应用,社区智慧养老平台依托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在国内,智慧养老的发展同样迅速。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09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智慧养老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9073”养老服务体系,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在这个体系中,智慧养老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挑战与展望
尽管智慧医疗和智慧养老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老年人能够方便地使用这些技术,如何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以及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江华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科技如何助力老年健康管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智慧养老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健康、便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