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布达拉宫的年度粉刷季:300年传统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布达拉宫的年度粉刷季:300年传统的文化传承

引用
人民网
6
来源
1.
http://xz.people.com.cn/n2/2024/1029/c138901-41023905.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8A05AQB00
3.
https://toutiao.xzdw.gov.cn/ly/202411/t20241105_523135.html
4.
https://toutiao.xzdw.gov.cn/wh/202501/t20250125_545774.html
5.
https://www.traveltibet.tours/retailer/7/article/detail/45
6.
https://k.sina.cn/article_7054681012_p1a47de3b400100jnya.html

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前后,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粉刷季。这一持续7-10天的传统活动,不仅是对这座千年古建的维护保养,更是一场凝聚民族团结、展现文化传承的盛大仪式。

01

三百年的传统,七天的守护

布达拉宫的外墙粉刷始于17世纪白宫建成后,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一传统选择在藏历九月二十二日前后进行,原因在于此时拉萨雨季已过,冬季严寒尚未到来,是粉刷的最佳时节。

粉刷工作通常持续7-10天,期间,数以百计的当地群众和布达拉宫管理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他们背运材料、搅拌颜料,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美容”。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更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02

特殊的材料,独特的工艺

布达拉宫的外墙粉刷所用材料十分讲究。白色涂料主要来自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的高岭土,这种白灰具有无杂质、细滑、粘性强、易干、不易被雨水和日晒毁损等特点。为了增加涂料的粘性和光泽度,还会加入牛奶、白糖、牛骨胶、植物胶等配料。这些配比都是由长期从事布达拉宫文物保护的工匠根据经验总结出的最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布达拉宫的“甜墙”闻名遐迩。在粉刷过程中,群众会自发带来牛奶、蜂蜜、藏红花、白糖等材料。虽然这些添加物确实能增加涂料的粘性,但过多的添加会影响涂料的性能,因此布达拉宫管理处会严格控制配比,确保文物保护效果。

03

四色外衣,文化密码

布达拉宫的墙体共有四种颜色:白色、红色、黄色和黑色。这些颜色并非随意选择,而是蕴含着深刻的藏族文化内涵。

  • 白色:代表和平与纯洁,能够反射阳光,使建筑保持冬暖夏凉。
  • 红色:象征权威与神圣,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场所。
  • 黄色:寓意繁荣昌盛,常用于重要殿堂。
  • 黑色:具有辟邪之意,多用于建筑底部,增添威严感。

这四种颜色的搭配,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庄严华丽,更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

04

粉刷季的盛况

粉刷季期间,布达拉宫前排起长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参与这一神圣的活动。他们有的提着水桶,有的背着涂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场景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建筑维护,更是一场展现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的盛大仪式。

对于游客而言,粉刷季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粉刷,但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一传统活动的氛围,了解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布达拉宫管理处会向群众和游客科普文物保护知识,希望大家在参与的同时,共同守护这一文化遗产。

05

保护与传承

布达拉宫的粉刷季不仅是对建筑的维护,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凝聚了藏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守护,布达拉宫才能穿越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于雪域高原。

每年的粉刷季,不仅是布达拉宫的“美容时刻”,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写照。这一传统活动,让世界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每一位参与者和见证者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