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穿越千年的艺术盛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穿越千年的艺术盛宴

引用
新民网
9
来源
1.
https://paper.xinmin.cn/html/xmzk/2024-07-15/42/36650.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1666475_523187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6/doc-inefehfx6167269.s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93677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2A048DP00
6.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7561.shtm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99216
8.
https://www.thch813.com/thread-269114-1-1.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5/22/82220545_1132295241.shtml

在山西省芮城县的永乐宫内,有一幅被誉为“世界绘画史上群像构图顶峰”的壁画——《朝元图》。这幅创作于元代的壁画,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01

壁画的艺术特色

《朝元图》位于永乐宫的三清殿内,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达403.34平方米。壁画以8位高达3米的主像(南极、北极、东极、玉皇、勾陈、木公、后土、金母)为中心,描绘了394身神祇朝拜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盛大场面。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表情动作各不相同。他们有的在对话,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倾听,有的在注视,神情姿态彼此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物服饰冠戴华丽辉煌,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展现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壁画采用了唐代画家吴道子开创的“莼菜条”线条技法。这种线条长达数尺,既含蓄又有力度,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质感。在描绘人物胡须、云鬓时,还运用了“毛根出肉”的画法,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

在色彩运用上,壁画采用了重彩勾填的技法,在冠戴、衣襟、熏炉等处沥粉贴金,使得画面更加绚烂夺目。这种色彩处理方式不仅体现了唐代壁画的传统,还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02

壁画的绘制背景与历史故事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它始建于公元1247年,历时111年才最终完成,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与北京白云观、西安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

《朝元图》的绘制始于元代,由两班画工同时进行创作。最终,以朱好古为首的画工班子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续殿宇的绘制工作。这种竞争机制不仅保证了壁画的质量,也促进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03

数字化复原技术的应用

经过800多年的时光洗礼,永乐宫壁画出现了一些破损。为了解决修复难题,生数科技引入了大规模本土化的知识训练,使得图像生成模型对壁画等中国元素具有较强的理解和生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壁画与美术知识,对大量古代壁画的图像数据进行针对性的裁切和标注,对模型进行训练微调,让模型从色彩、笔触、人物造型等方面学习到永乐宫壁画的独特绘画风格,进而实现自动修复。

利用多模态AI大模型,短短几个月内,AI就能模仿元代画家的笔法,完成《朝元图》中多达290个人物的修复。这种数字化复原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修复时间,还提高了修复的精度和效率。

2025年1月15日,“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发布会。展览通过“蔚为大观”“和光同尘”“壁上乾坤”“山河永存”四个部分展开叙事,并引入“幻游永乐”虚拟现实沉浸剧场,将珍贵文物与前沿数字技术相结合,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永乐宫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涵。

在展览中,通过VR大空间技术,观众可以破“壁”穿梭,与五脊六兽对话互动,还能零距离自由探索三清殿精美绝伦的殿内空间。更有趣的是,观众还可以化身数字画师,协助传奇晋南派画师领军人物朱好古创作永乐宫壁画,同游盛典,收获一段真切可感的艺术幻境之旅。

永乐宫《朝元图》不仅是一幅精美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国古代艺术精华和文化内涵的瑰宝。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这幅跨越时空的艺术杰作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当代人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