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破80亿,对地球健康有何影响?
世界人口破80亿,对地球健康有何影响?
2022年,全球人口突破80亿大关,这一数字不仅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成就,也引发了对地球环境承载能力的深刻思考。随着人口持续增长,资源消耗、碳排放和粮食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地球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
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全球人口从1927年的20亿增长到目前的80亿,伴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而能源供应仍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因此,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碳排放量也会增加。
然而,人口规模并非气候变化的唯一决定因素。IPAT公式(环境影响=人口规模×人均财富×技术水平)表明,人口规模、人均财富和技术水平对环境影响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低收入国家的人口虽然增长迅速,但其碳排放量的增长却相对缓慢。例如,从1990年到2021年,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了近40%,而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却不到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消耗对比
全球资源消耗的不平等现象十分显著。高收入国家虽然人口占比仅为17%,但却消耗了全球25%的原物料。以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为例,这些国家的人均物质消耗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和化石燃料上。相比之下,低收入国家(如孟加拉、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等)拥有全球近半(46%)的人口,但其物質足跡僅占全球的18.5%,人均物質足跡每人每年5噸,而可稱為永續的人均物質足跡是每人每年8噸。
这种资源消耗的差异也体现在碳排放上。收入位于世界后50%的约39亿人仅排放了全球11.5%的温室气体,而收入位于前10%的7.71亿人却排放了近50%的温室气体。这说明,减缓人口增长可能并不会显著促进向低碳社会转型,因为大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来自高收入、低生育率国家。
粮食需求增长的环境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全球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计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8.41亿吨,消费量为28.59亿吨。虽然全球粮食供给总体充足,但粮食生产和出口相对集中,主要出口国的贸易政策变化对国际市场影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粮食贸易量略有下降,品种分化较为突出。FAO预计2024年谷物贸易量为4.84亿吨,比上年减少1360万吨。其中,大豆、大米贸易量持续增长,而小麦和玉米贸易量分别比上年降低1130万吨和1410万吨。
清洁能源投资的紧迫性
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加快清洁能源投资已成为全球共识。然而,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能源获取进展出现逆转。2022年,全球有6.85亿人没有通电,21亿人仍然依靠有害燃料做饭。国际能源署(IEA)、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等机构发布的《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能源进展报告》指出,世界仍然偏离到2030年实现关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7的轨道。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过去两年实现了强劲增长,但进展仍不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年能源强度改善率仅为0.8%,远低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3所需的具体目标。更令人担忧的是,2022年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国际公共资金流动仅为154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25%,但仍然只有2016年达到峰值时的285亿美元的一半左右。
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重新集中精力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缩小电力获取缺口,确保所有国家和社区都能从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和提高能效中受益。正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尔所说:“国际社会必须有强烈的紧迫感,加快对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技术的投资,重点关注那些最不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
人口增长对地球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议题。它不仅关乎环境承载能力,更涉及资源分配、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等多个层面。面对这一挑战,全球各国需要携手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