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濕產品怎麼選?4招維持水潤肌膚,認識補水跟鎖水
保濕產品怎麼選?4招維持水潤肌膚,認識補水跟鎖水
肌肤保湿是重要的护肤步骤,唯有打好基底才能让肌肤自然澎润,减少干纹产生,也不用担心后续上妆会干燥浮粉。究竟如何保湿才能使肌肤喝饱水?以下先带各位认识肌肤干燥的成因及保湿的原理,说明挑选保湿产品的方法、日常保湿步骤及4招维持水润肌肤的秘诀,最后再一一解决常见问题。
保濕之前,先了解肌膚乾燥的成因
除了天生就是乾性肤质而造成的干燥,许多外在因素都会加速肌肤的水分流失,使得角质层的含水量降低,因此造成肌肤脱皮、紧绷跟失去弹性。以下介绍5种常见的肌肤干燥原因:
1、過度曝曬
紫外线依波长可以分为UVA跟UVB,两者的穿透力可达真皮层跟表皮层,造成肌肤屏障受傷,进而降低肌肤的锁水能力并加速老化。
2、過度清潔
位于肌肤表层的皮脂腺会分泌薄薄一層油脂在角质层之上,这种情況就是俗稱的「出油」,形成的薄膜称为「皮脂膜」,能够防止水分流失,达到锁水跟保护的作用。过度清洁肌肤上的油脂会使皮脂膜消失,造成保濕力下降,中乾性肌肤建议一天使用洗卸产品清洁的次数不要超过两次,平时洗脸要避免过热的水跟清洁力过强的产品。
3、過度去角質
角质层是肌肤锁住水分的重要功臣,还是天然的防护罩,若是过度去角质会造成水分加速流失。一般來說,老废角质的代谢周期为28天,但是当年纪增加、压力变大就会造成代谢时间紊乱,导致角质层堆積,因此可适度去角质,一周最多两次为限。
4、年齡增長
随着年龄增长,肌肤的新陈代谢速率变慢、出油量减少及自我修复能力变差,导致自体的保濕力下降,容易发生干燥脱皮等問題。
5、環境因素
艳阳、强风跟干燥气候都会加速肌肤的水分流失,建议外出前跟换季时加强保湿,让肌肤喝饱水后有足够能力对抗严酷气候。
肌膚保濕的原理與重要性
保湿是維持肌膚健康、彈潤且有光澤的方法之一,保濕的原理是讓肌膚的真皮層跟表皮層維持並保留水分,因此保濕除了要補水,也要鎖水。正常來說,角质層的含水量是20-35%之間,低於10%就屬於乾燥肌膚,當肌膚過於乾燥時,容易發生脫皮、觸感粗糙、缺乏光澤跟彈性,以及上妝不服貼等問題,因此平時就要做好保濕,維持肌膚健康。
除了透過保濕保養品維持肌膚水分之外,其實肌膚表皮層中的角质層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簡稱:NMF),像是胺基酸、乳酸跟尿素等,這些保濕因子能夠達到滋潤的效果;皮脂膜跟細胞間脂質則是能夠鎖住水分,降低流失速率。兩者都是肌膚保濕的重要功臣。
6 個常見的保濕成分
1、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玻尿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跟黏性,一分子能夠吸附比自身多500-1000倍以上的水分,是公認的保濕王者,所以被廣泛用於各式各樣的保濕產品。玻尿酸原本就存在於真皮層,負責抓住水分,維持肌膚澎潤跟彈力,但它本身不具有製造水分的功能,因此得搭配其他成分才能夠形成完整的保濕機制。
2、胺基酸(Amino acid)
胺基酸是存在於肌膚的天然保濕因子,具有優秀的吸水、保濕能力,還可以平衡肌膚含水量,藉此達到保濕作用。不僅如此,胺基酸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夠幫助肌膚抵抗自由基,減少直接性的傷害。
3、甘油(Glycerol)
甘油又被稱為丙三醇,是一種天然的水溶性保濕劑,能夠緊緊地留住肌膚中的水分。由於甘油物美價廉又不容易引發過敏,因此被廣泛使用在沐浴乳、肥皂跟保養品,它在保濕產品中的含量通常約為2-5%。
4、神經醯胺(Ceramide)
神經醯胺是角质層中細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具有強大的保濕力,有助於肌膚維持軟嫩澎潤。神經醯胺會與角质層中的膽固醇、脂肪酸結合成天然的防護層,防止水分散失,並且阻擋空氣中的刺激物、過敏源等,避免肌膚受傷。
5、角鯊烯(Squalene)、角鯊烷(Squalane)
角鯊烯是一種天然脂質,在皮脂中占有約12%,能夠減少水分散失、維持保濕度跟修復受損肌膚。角鯊烯最早是從鯊魚的肝臟中萃取,後來發現甘蔗、橄欖等植物也有同樣的成分,再加上海洋生態意識的抬頭,因此誕生現今最常見的「植物性角鯊」。雖然角鯊烯親膚保水,但穩定性差、容易氧化,後來衍生出穩定性更高的角鯊烷,其功能跟角鯊烯相似,更常被用於保養品中。
6、維生素原B5(D-Panthenol)
維生素原B5又稱作泛醇,其結構與皮脂膜相似,具有良好的保濕锁水功能,还因为分子够小,可以深入肌膚深層,达到修復作用,提升肌膚的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