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死亡还是临床死亡?专家热议生死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死亡还是临床死亡?专家热议生死线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4Q09D4L00
2.
https://news.cnr.cn/rebang/20240322/t20240322_526635107.shtml
3.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40322/t20240322_526635107.shtml
4.
https://news.ifeng.com/c/8cu6f1CoYXH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33076
6.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7-08/8299716.shtml
7.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0925/edb15800094b4d28874b11967a640cae/c.html
8.
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t/202407/t20240708_659800.shtml
9.
https://www.mondaq.com/china/litigation-mediation-arbitration/1565010/%E5%91%98%E5%B7%A5%E7%AA%81%E5%8F%91%E7%96%BE%E7%97%85%E6%AD%BB%E4%BA%A1%E7%9A%84%E5%B7%A5%E4%BC%A4%E8%AE%A4%E5%AE%9A%E9%97%AE%E9%A2%98%E7%A0%94%E7%A9%B6
10.
https://www.organtranspl.com/cn/article/id/c635c17b-ab3b-49c0-b442-7917cb118e0d
11.
https://www.organtranspl.com/article/doi/10.12464/j.issn.1674-7445.2024231?viewType=HTML
12.
https://www.organtranspl.com/article/doi/10.12464/j.issn.1674-7445.2025009?viewType=HTML

近日,一起关于“脑死亡”和“临床死亡”的争议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7月,河南省某市遭遇罕见特大暴雨灾害,该市某局机关服务中心职工杨某报名参加抢险突击队。7月25日,杨某在抢运救灾物资后返回单位待命时突然摔倒昏迷,入院诊断为脑干出血。7月30日11时20分,杨某呼吸心跳停止,被医院宣布临床死亡。

这一案例引发了对“脑死亡”和“临床死亡”标准的热烈讨论。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杨某所在单位申请工伤认定,但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为,杨某不符合突发疾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条件,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这一决定引发了杨某家属的异议,最终通过法律途径得以纠正。

在医学界,脑死亡和临床死亡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脑死亡是指大脑皮层功能永久性丧失,伴随躯体逐渐冷却、尸僵等现象;而临床死亡则指延髓功能丧失,呼吸和心跳停止。从科学角度来看,脑死亡意味着不可逆的生命终结,而心脏死亡可能只是生理反射。

律师余伟安表示:“如果在患者脑死亡的情况下,让家属直接放弃治疗,似乎不太人道。认可脑死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家属在48小时之内拔管的情况发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建峰也指出,脑死亡标准更科学,因为心脏是一个独立收缩的器官,即使在没有脑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心脏还能维持跳动很长时间,但其死亡已具有不可逆性,持续救治只能延缓心肺死亡时间。

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脑死亡尚未得到正式认可。《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中未定义死亡,且回避了“是否承认脑死亡”这一关键性问题,这使得器官捐献工作中存在一定法律风险。专家们呼吁,推进脑死亡立法不仅是为了器官捐献,更是为了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效率。

在实际案例中,越来越多的法院开始认可脑死亡标准。比如在张强工伤认定案中,法院最终采纳了脑死亡标准,认为在48小时内已经脑死亡就符合工伤认定条件。这表明,虽然法律尚未明确脑死亡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标准正在逐渐得到认可。

专家们普遍认为,脑死亡立法是大势所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陈静瑜表示,推进相关立法不单是为了器官捐献,而是更多突出综合考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等。同时,这也有助于消除公众对器官捐献的疑虑,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然而,脑死亡立法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平衡医学标准和伦理道德,如何确保判定过程的公正透明,如何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和解决。

总体来看,脑死亡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在实际案例中,这一标准也逐渐被司法机关采纳。然而,要将其正式纳入法律体系,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这不仅需要医学界的共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既符合科学精神,又兼顾伦理道德的死亡判定标准,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