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下的券商转型:从经纪业务到财富管理
裁员潮下的券商转型:从经纪业务到财富管理
2024年,中国证券行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Wind数据显示,年内共有213家券商营业部被裁撤,涉及36家券商,其中国投证券一家就裁撤了46家营业部。这场裁员潮不仅体现在营业部数量的减少上,更反映在从业人员的大幅流失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总数降至33.24万人,较2023年末减少了1.8万人,其中一般证券业务和证券经纪人减员最为明显,分别减少1.27万人和8362人。
这场裁员潮的背后,是券商经纪业务收入的持续下滑。数据显示,38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净收入从2021年的714.73亿元峰值连续下滑,2023年降至396.46亿元,两年间下滑幅度高达46.55%。2024年上半年,受沪深两市股票、基金成交额同比下滑8%的影响,券商经纪业务中的代理买卖证券业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席位租赁业务收入分别下滑8%、24%和28%,经纪手续费收入总计下滑13%。
市场低迷导致的活跃账户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营业部的经营困境。虽然2024年A股累计新开户近2500万户,同比增长16.6%,但开户数据呈现明显不均衡,10-12月三个月新开户数占全年近半壁江山,这与924行情后的市场回暖密切相关。在市场低迷时期,营业部不仅面临收入下滑的挑战,还要承受高昂的维系成本,包括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等刚性支出,这使得不少营业部陷入亏损状态。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券商纷纷加快了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ETF业务成为各大券商布局的重点领域。2024年,国内ETF存量总数达到1046只,较2023年底增加149只,新发行规模达1217.31亿元。其中,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以60亿元的募集规模位居首位,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紧随其后,规模为48.12亿元。全年新成立的ETF平均规模为7.2亿元。
在ETF业务的竞争中,各大券商各显神通。广发证券成立公募基金ETF生态业务构筑小组,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华宝证券则围绕客户多元化ETF投资需求,打造集研究、顾问、工具、运营于一体的业务链;平安证券联合17家基金公司启动“2024年ETF夏季巅峰赛”,构建全方位的ETF服务生态;海通证券2024年开展70多场ETF系列直播,覆盖超450万客户,大赛覆盖ETF投资客户达50万。
在传统经纪业务承压的背景下,打造特色财富管理品牌成为券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策略。国泰君安以“投顾驱动、科技赋能”为核心,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2.0模式;招商证券则聚焦产品与配置能力、顾问与陪伴能力、触达客户的流量能力三大核心能力建设,致力于成为全方位综合实力的财富管理服务商。中腰部券商也在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通过数字化转型、投顾服务升级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面对行业转型的挑战,券商正在积极谋求突破。虽然裁员潮反映了短期的经营困境,但同时也折射出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券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科技赋能水平和综合业务协同能力,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投资需求。未来,那些能够成功实现转型的券商,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