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打卡:漳州自然奇观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日打卡:漳州自然奇观之旅
引用
搜狐
等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4625892_121873745
2.
https://www.sohu.com/a/828597787_121924581
3.
https://www.sohu.com/a/845231895_121663472
4.
http://www.visitzz.com/sys-nd/1225.html
5.
https://www.52hrtt.com/angela/n/w/info/F1735181672420
6.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zhangzhou-334-125016354/
7.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zhangzhou-334-120892143/
8.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dongshan-2662-120161919/
当北方的寒风开始肆虐,你是否也在寻找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不如来漳州吧!这座位于福建东南部的城市,冬季平均气温高达14.4℃,是名副其实的“闽南小春城”。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海浴,品尝新鲜海鲜,感受浓厚的闽南文化。
01
东山岛:冬日里的热带天堂
说到漳州的冬季旅游,不得不提的就是东山岛。这座被誉为“福建夏威夷”的海岛,冬季平均气温更是高达20.8℃,是名副其实的避寒胜地。这里没有北方的冰天雪地,也没有雾霾和污染,有的只是蓝天白云和碧绿的海水。
在东山岛,你可以:
- 在南门湾的金色沙滩上晒太阳,感受细腻的沙粒从指间滑落
- 前往风动石景区,打卡“天下第一奇石”
- 参观中国四大关帝庙之一的东山关帝庙,感受闽南的宗教文化
- 前往东门屿,探寻文峰塔和奇异礁石
- 在苏峰山环岛路骑行,左手青山右手大海,尽享文艺气息
- 品尝新鲜的海鲜大餐,或者在街头巷尾寻找地道小吃
特别推荐:每年12月中下旬至1月,径里村淳风公园的枫树会变成一片火红,与蓝天大海形成鲜明对比,是拍照打卡的绝佳地点。
02
其他自然奇观
除了东山岛,漳州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自然景观:
- 漳州火山地质公园:中国大陆最具代表性的火山地质公园,可以近距离观察火山口和熔岩地貌
- 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 云水谣古镇: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 南太武山:适合登山健身的著名山峰,可以俯瞰整个漳州的美景
03
冬季旅游小贴士
- 冬季虽然温暖,但早晚温差较大,记得带件外套
- 海边风大,建议带顶帽子
- 部分景点需要提前预约,建议提前做好攻略
- 选择正规的交通工具和餐厅,避免被宰
- 尝试当地美食时注意饮食卫生
这个冬天,不妨来漳州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温暖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海浴,品尝新鲜海鲜,感受浓厚的闽南文化。无论是想要浪漫的海岛度假,还是想探索自然奇观,漳州都能满足你的需求。收拾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漳州之旅吧!
热门推荐
大米汤是水开了才放米吗
四代制冷剂:环保新贵,前途未卜?逆风翻盘?
碳源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律师函有没有法律效力的?
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的区别是什么
房屋装修注意事项与流程指南:打造完美居住环境的必备攻略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期刊介绍及投稿指南
如何关闭Web指纹识别:多种实用方法详解
为什么她总是若即若离?掌握这7个反应,追她成功率翻倍!
澎湃算力赋能千行百业——甘肃庆阳加快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基于微信陕西西安某医院预约挂号小程序系统设计与实现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浦东193座公园让市民感受生态之美
防溺水儿歌安全教育:从家庭到社会的全方位防护
李扬:建设金融强国,既要防止过度金融化,也要降低融资成本
捐献血小板需要什么条件
从产业发展到文化振兴 “政企合作”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数智化浪潮下,土木工程专业如何破局?陈湘生院士“划重点”
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是什么作用?形成了特色的佛教文化
英国繁华的城市有哪些
从月入三万到逃离撤退:宣称“加盟就赚钱”的快递驿站,已经无人接盘了
用药问答:8 个临床常见消毒误区,你了解多少?
钻头的浪漫——家用电钻科普及选购建议
为何在奇幻世界观中角色扮演游戏如此受欢迎
两位美国前BIS局长同台探讨:中美“芯片战争”现状与未来走向
DeepSeek预测:2025年化工行业最挣钱岗位
放屁多,是胃里的“空气”多吗?医生:并不是,或警惕5种疾病
新疆文物遗存见证东西方文明交流,航天育种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冬日心脏健康保卫战:冬季心脏病高发原因及预防指南
善治长安|建设微型消防站,筑牢“第一道防线”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总觉得很累?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