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眼健康:从Google深度学习到智能手机眼底成像
AI赋能眼健康:从Google深度学习到智能手机眼底成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DR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4亿,其中约三分之一患有DR。然而,由于专业设备和眼科医生的短缺,许多患者无法及时接受筛查和治疗。
Google 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面对这一挑战,科技巨头Google在AI医疗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17年,Google团队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自动诊断中重度DR病例,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这一突破为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树立了重要里程碑。
2021年,Google团队再次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开发的DeepDR Plus系统实现了对DR进展长达5年的风险预警和进展预测,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还能预测疾病发展趋势,为及早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智能手机眼底成像技术的创新应用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眼底成像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发的ChatZOC眼科大模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系统以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结合国际最新的眼科诊疗指南,通过华为基础AI计算框架实现高效训练与优化。
ChatZOC系统具有多项创新功能:
- 手机端预问诊:患者只需在对话框输入症状信息、拍摄眼部照片,系统就能进行初步诊断并提出就诊建议。
- 眼底图像质控:自动评估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性。
- 病变风险判断:智能分析病变风险,提供个性化就医指导。
- 多模态数据解读:能自动解读视力、眼压、裂隙灯照相和眼底照相等检查结果。
实践效果与未来展望
2025年1月,中山眼科中心在新疆喀什地区开展“AI眼善行·睛彩喀什”公益行活动,这是ChatZOC系统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实践。活动期间,该系统成功为3万余名喀什群众提供眼健康筛查服务,展现了AI技术在基层医疗中的巨大潜力。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筛查效率和诊断准确性,还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对于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而言,AI辅助诊断系统相当于配备了“口袋里的眼科医生”,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然而,这些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的泛化能力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完善,A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监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全球眼健康事业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