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ETF的风险真相:澄清常见误解
主动型ETF的风险真相:澄清常见误解
近年来,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需求迅速增长,其中主动型ETF因其独特的投资优势和灵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然而,关于主动型ETF的一些常见误解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本文将逐一澄清这些误解,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主动型ETF的特点和投资价值。
主动型ETF真的风险较高吗?
ETF的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相关的投资资产,而不是基金属于被动管理还是主动管理。
与任何投资策略一样,主动型ETF固然是有其自身的优点。由于主动型ETF由专业投资经理管理,因此它们可以根据自身研究、市场状况以及经济趋势,灵活地调整配置。
主动型ETF市场与主动型互惠基金市场同样日趋多元化,两者涵盖不同资产类别及投资策略,包括研究增长型指数策略、不受限制策略,以及主题策略。一些主动型ETF更可减少被动型ETF追踪市值指数时面对的某些限制。追踪市值指数时,由于股票指数中市值最大的企业及债券指数中发行量最大的企业在指数中的比重都较高,所以它们往往比规模较小的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相反,主动管理的ETF可灵活地从整个股票及债券市场中寻找机遇,从而分散风险及力增潜在超额回报。
主动型ETF的流动性是否较低,而且交易成本较高?
基本上,任何ETF的流动性状况均取决于其相关证券。由于类似的主动及被动型持仓所产生的佣金、税务,以及其他费用均非常类似,因此它们在主要市场上的成本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动型及被动型ETF一般由专属的资本市场团队所支持,团队拥有强大的技术平台,并与交易机构及投资银行等不同庄家的关系密切。这些庄家会按其对ETF资产净值的看法,在市场上提供买卖盘。较小的买卖差价一般意味着较高的流动性。
投资者可如何降低有关投资经理的风险?
主动型ETF不会追踪指定指数。相反,它们由专业的投资经理所管理,可能产生潜在的行为偏见,从而影响投资决策。尽管如此,投资者只要全面选择投资经理,便可有助于降低风险。投资者可选择一个恒之有效,并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及整体投资目标的主动型策略。
开展ETF投资之旅
正如上文所述,主动型ETF的风险并不比被动型ETF高。然而,投资者应采用与被动型ETF大致相同的方式,对主动型ETF作出谨慎的审查。由于基准仅供主动型ETF作为参考,且回报率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投资策略的风回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