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从江海交汇处崛起的文化名城
启东:从江海交汇处崛起的文化名城
启东市,这座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的年轻城市,曾是一片被江水和海水雕琢的滩涂。经过数百年泥沙淤积,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陆地,如今已成为江苏唯一全域靠江靠海的城市。
独特的地理环境
启东的地理形成过程堪称自然界的奇迹。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最终塑造出这片土地。根据相关研究,黄河入海口每年向海里推进2.5公里,虽然启东不在黄河入海口,但长江入海口也有类似的淤积现象。这种自然力量的雕琢,使得启东拥有长达178公里的江海岸线,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启东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5’40″—121°54’30″,北纬31°41’06″—32°16’19″,三面环水,形似半岛。这种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启东丰富的自然景观,也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厚重的文化底蕴
虽然启东的陆地形成时间相对较晚,但这里的人文历史却源远流长。启东的历史可追溯至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当时设立吕四场作为地方管理机构。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启吾东疆”之意正式设县。1989年撤县设市,成为由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启东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建于元末明初的三清殿,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洋钎说书,这一起源于唐代的艺术形式,至今仍在民间流传,诉说着启东人的智慧与才情。而吕四渔民号子,则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渔家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现代产业的崛起
进入现代社会,启东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底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启东市政府发布的相关规划,全市正着力发展海洋新能源、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同时积极转型升级海洋渔业和海洋服务业。
在海工装备领域,启东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海工船舶工业园、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启东依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同时,通过与上海、苏南地区的跨江融合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启东的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2011年建成通车的崇启大桥,将启东与上海崇明紧密相连,大大缩短了两地的时空距离。目前,连接启东与崇明的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正在加紧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
此外,南通市规划的“八龙过江”格局中,多条跨江通道将经过启东,包括海太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等。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启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发展的未来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启东也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全市积极推广绿色港口建设,支持吕四起步港区等有条件的港口码头建设光伏电站、风力发电站等设施。同时,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打造近零碳工厂。
从一片滩涂到历史文化名城,再到现代化产业新城,启东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未来,这座江海交汇的城市将继续乘风破浪,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