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原配徐皇后:12岁进宫,为何得到所有人喜爱?
朱棣原配徐皇后:12岁进宫,为何得到所有人喜爱?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中,各朝各代的皇后妃嫔不计其数。虽然册封皇后多以贤惠为主,但她们通常只能治理后宫,不得参政。然而,在明代却有一位特殊的皇后,不仅被允许参政,还经常被邀请参与朝政讨论,她的意见也常常被采纳。她就是朱棣的原配夫人徐皇后。
良缘
徐皇后是元朝开国将军徐达的长女。徐达与朱元璋是同乡,两人情同手足。在朱元璋尚未称帝时,徐达就一直追随左右,为大明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徐达的长女徐仪华自幼天资聪慧,长相乖巧,最大的优点是过目不忘,记忆力极佳。虽然徐达是武将出身,但家世堪称书香门第,对子女实行文武双修的教育。因此,徐仪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当时被封为燕王,性格厚道纯良,博学多才。朱棣与徐仪华年龄相仿,两人感情基础牢固。
随侍马皇后
12岁时,徐仪华被朱元璋选中,嫁给了朱棣。朱元璋亲自向徐达提亲,徐达欣然应允,并将女儿送至马皇后宫中,接受教诲。
在马皇后身边,徐仪华不仅得到了真传,学会了如何做一个贤惠、大度的皇后,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周围人的认可。
母仪天下
朱棣登基后,封徐仪华为皇后。她以马皇后为榜样,以天下苍生为重,时刻关心黎民百姓的温饱冷暖。朱棣也非常愿意与她讨论国事,因为徐皇后不仅有远见,还精通兵法,堪称将门虎女,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朱棣对徐皇后宠爱有加,后宫中只有她一人。徐皇后对儿子的教育也非常严格,要求他们知书达理,犯错必罚。
体恤百姓 聪颖过人
有一次,朱棣出征在外,京城仅留少量兵力。李景龙趁机来犯,形势危急。朱高炽在母亲徐皇后的指导下,发动城中壮丁,亲自带领百姓奋起抵抗,最终击退叛军。
国家稳定后,徐皇后最关注两件事:一是百姓疾苦,她在各地设立粥铺,亲自参与放粥,每年还让朱棣拨款救济受灾地区;二是国家人才选拔,她在科举制度上亲力亲为,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材。
参与朝政
虽然后宫不得干政,但朱棣允许徐皇后参与朝政,因为她关注的都是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徐皇后还经常召集大臣夫人聚会,了解各家困难,解除大臣后顾之忧。
徐皇后的眼光长远、胸怀天下,既能处理家务,又能参与朝政,是一位值得世人尊重的皇后。她的博爱和宽广的胸襟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