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预测:AI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近10%,2035年或成关键节点
中金预测:AI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近10%,2035年或成关键节点
中金研究院最新预测显示,到2035年,人工智能(AI)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比基准水平提高约9.8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增长率提升0.8个百分点。这一预测凸显了AI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发展AI的独特优势
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具备独特优势。首先,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多样化需求为AI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吴慧敏指出,中国市场庞大且多样化的需求促成了AI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不仅能推动生产和创新活动,还能促使AI研发成果得以广泛应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正反馈循环。
其次,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及领先的技术优势,尤其在数字化和实体形态相结合的人形机器人领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将过去积累的制造优势转化为数据优势,以确保在全球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政策支持也是中国AI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旨在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工信部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如《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等,为AI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AI应用的重点领域
在具体应用方面,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处于AI应用的第一梯队。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这两个领域对AI技术具有紧密需求和强伴生性,显示出强关联。人形机器人作为AGI的最佳载体,被业内普遍看好。特斯拉CEO马斯克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与人口比例可能达到2:1,需求量有望达到100亿~200亿台。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前景广阔,但AI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在算力方面,存在高端算力短缺、中低端算力过剩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显示,“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此外,能耗问题也是重要挑战。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指出,在大模型训练过程中,约2/3的成本是电费。未来需要关注节能计算和混合计算的发展,以应对能耗问题。
展望未来
总体来看,AI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AI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将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有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