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眼科医院专家:儿童护眼小妙招
北京眼科医院专家:儿童护眼小妙招
北京眼科医院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6.7%,初中生高达71.4%,高中生更是达到81.2%。面对如此严峻的视力健康形势,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北京眼科医院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实用建议:
户外活动:最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
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专家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4小时。即便是阴天,户外活动也有视力保护效果。
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关键
保持正确坐姿:阅读时,要保持合理近处用眼距离,建议大于30厘米用眼,相对越远对眼睛越好。书写姿势建议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指尖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连续用眼20分钟,建议休息远眺几分钟,即“3个20”,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抬头远眺至少20秒以上。
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屏幕较大且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并尽量远距离观看。建议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观看电视时,眼睛应距离电视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电视屏幕对角线的长度。观看电脑时,眼睛离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大于50厘米(约一臂远),观看手机的距离不小于40厘米。自觉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建议0—3岁幼儿尽量不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均衡饮食与充足睡眠:视力健康的基石
均衡饮食:少吃甜食、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注意多样化饮食,引导孩子多吃水果蔬菜,摄入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也可适量食用胡萝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亚麻籽油、葡萄籽油等,还可适量补充鱼油。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睡眠对近视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正常的昼夜节律对人类的眼睛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睡眠紊乱可能会扰乱或中断控制眼球正视化生长过程的调控机制。建议幼儿园孩子和小学生睡眠时长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不低于8小时。
定期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
中小学生正处于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和相关眼屈光发育指标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施全过程视力健康管理,通过定期监测,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并确保档案记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才能综合分析、评估干预效果,为改进干预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依据。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预防和延缓近视的发生或发展,尽量避免成为高度近视,让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得到持续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斜视预防:关注孩子用眼细节
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科问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查:
观察眼睛的位置和运动:正常情况下,两只眼睛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向同一个方向看。如果发现一只眼睛的位置比另一只高或低,或者方向不一致,可能存在斜视。
注意日常习惯:孩子在看东西时经常歪头或斜颈,在阅读或写字时,常常将头偏向一侧,在阳光下,习惯性地闭上一只眼睛。如果发现孩子存在以上习惯,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眼科检查。
定期进行视力测试: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或专业的眼科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位及眼球运动等方面的检查。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斜视问题。
斜视的治疗要趁早,3岁以前是治疗的关键期。如果发现及时,通过屈光矫正、正位视力训练、手术矫正等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超过12岁再治疗,视功能的恢复就相对困难了。
保护孩子的眼睛需要家长的细心和耐心,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孩子打造一个清晰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