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石症治疗新进展:从新型复位手法到残留症状管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石症治疗新进展:从新型复位手法到残留症状管理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96918
2.
https://m.docin.com/p-4806125849.html
3.
https://www.cch.org.tw/edm_3.aspx?Id=628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7594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7592
6.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244918/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0112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的短暂眩晕。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耳石症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01

SRM法:新型复位手法的突破

SRM法(Semont Maneuver)是目前治疗耳石症最有效的非侵入性方法之一。其核心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头部和身体运动,利用重力和惯性作用,将脱落的耳石颗粒重新安置到椭圆囊或球囊中。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医生位于其后方或一侧
  2. 患者头部转向反方向约45度
  3. 迅速将患者上半身向患侧平躺,头部超出床边
  4. 保持该位置2-3分钟
  5. 快速转向另一侧,头部向下,胸部朝床
  6. 最后帮助患者直立坐起,缓慢抬正头部

SRM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安全,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立即获得明显症状缓解。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需要专业医生操作,部分患者可能不耐受等。

02

复位后的残留症状:最新研究进展

尽管复位手法在治疗耳石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在复位后会出现残留症状,如头晕、行走不稳等。研究表明,这些残留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复位不完全:仍有少量不足以引起眼震的耳石碎片残留
  2. 前庭功能延迟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未能及时代偿
  3. 前庭神经核变性:神经信号传导能力减退
  4. 椭圆囊功能持续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脑小血管疾病(CSVD)与残留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伴有脑小血管病的患者相对于无脑小血管病的患者,其复发及头晕残余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此外,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内耳微循环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残留症状的出现。

03

新型诊断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基因检测技术在耳石症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为研究耳石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发现,内耳微循环障碍、免疫炎症反应等可能与耳石症的发生有关。此外,基因检测技术的引入有助于识别易感人群,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04

未来展望

尽管目前在耳石症的治疗和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提高复位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如何降低复发率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精准医学和生物力学的手法改良
  2. 开发智能化辅助设备实现复位操作的自动化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耳石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这些研究进展将进一步推动耳石症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