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设计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设计背后的故事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1964
2.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40117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7%E5%9B%BD%E5%BB%BA%E7%AD%91%E7%BE%A4/6505684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5A07AT30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II78E505561JGS.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44169
7.
https://k.sina.cn/article_7275747526_p1b1ab18c600101ixdg.html
8.
https://m.jfdaily.com/sgh/detail?id=1282206
9.
http://m.cbm518.com/Article/cbm3/1474.html
10.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6/16/17184242661235855186.html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被誉为“远东华尔街”,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式哥特风格等多种建筑设计理念,还见证了上海百年来的沧桑变迁。其中,中国银行大楼、怡和洋行大楼等建筑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历史故事,更是值得细细品味。

01

中国银行大楼:中国人在外滩的突破

在将近一点五公里长度的外滩,你可以看到非常优美的一条天际轮廓线蜿蜒在了上海天空下,这条从亚细亚大楼起到东方汇理银行大楼止,它的高低错落的各式异国风格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中国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3号)格外引人注目。这栋建于1937年的建筑,不仅是中国银行乃至近代中国金融业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外滩上唯一一栋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大楼。

大楼的设计师陆谦受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设计中。屋顶采用“四角攒顶、斗拱撑檐”的传统样式,正门门楣上雕刻着“孔子周游列国”的精美浮雕,浮雕上刻画了30多个人物,展现了“渔樵耕读、吹拉弹唱、航船打铁、裁衣补锅”等中国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场景。这些设计细节巧妙地传达了“财富源于劳动,金融基于士工”的理念。

这座大楼的诞生颇具戏剧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收回了德国总汇旧址,中国银行获得建造权。当时,旁边的沙逊大厦高达77米,是外滩最高的建筑。当沙逊得知中国银行大楼将超过其高度时,便以“此处属于英租界,周围建房不允许超过他的‘金字塔’”为由百般阻挠。但最终,这栋融合了中西建筑精华的大楼还是矗立在了外滩,成为中国人在外滩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02

怡和洋行大楼:百年建筑的新生

外滩27号的怡和洋行大楼是另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建筑。这栋建于1920年的建筑,仿英国文艺复兴风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华商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高六层,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

大楼的外观采用了典型的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全幢外墙采用花岗石垒砌,一、二层花岗石粗凿。三至五层的中部,贯以四根大理石科林斯圆柱,柱头柱底为四方形。柱间为阳台及石栏杆。二楼中央有石雕羊头装饰。内部底层四壁及地面均用大理石铺砌。

2018年,久事集团将这栋百年建筑的六楼改造成上海久事美术馆,使之成为一座集展示、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美术馆不仅展示了外滩沿线的地标建筑与场景,还通过油画作品展现了外滩在不同时间的风貌,让市民和游客得以在欣赏建筑的同时感受艺术。

03

亚洲文会大楼:见证上海文化历史

位于外滩“第二立面”核心位置的上海外滩美术馆(原亚洲文会大楼),是另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建筑。这栋建于1933年的大楼,是中国第一座专为博物馆而造的建筑,见证了1857年至1946年将近百年的上海文化历史。

2024年3月,外滩美术馆以“复杂地理”为主题,开启了一系列研究与艺术项目。展览通过展示大量一手档案资料,重现了福开森、爱诗客等与外滩美术馆所处历史建筑及与中国艺术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拒绝将过去作为线性编年史或单一实体来呈现,而是将其作为不同经验、声音和视角相互交织的镶嵌体。

04

从历史到现代:外滩建筑群的变迁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见证了上海从租界时期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变迁。这些建筑最初是各国领事馆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见证了上海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辉煌历史。如今,它们被改造为现代化的商业办公场所、时尚酒吧和文化空间,焕发着新的生机。

以中国银行大楼为例,这栋建筑最初是民国时期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总部,如今已成为重要的金融地标。怡和洋行大楼则从昔日的办公楼转变为集艺术展览与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公共空间。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建筑功能的转变,更反映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不仅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更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这些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建筑史和文化史的宝贵资料。

在新时代,外滩建筑群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久事美术馆的设立、外滩美术馆的创新展览,都是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这些尝试不仅保护了建筑遗产,更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故事,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从开埠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变迁,承载着中国人的奋斗与梦想。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