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储能市场五大趋势:新能源重塑全球经济
2024储能市场五大趋势:新能源重塑全球经济
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储能网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23.048GW/58.156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70.72%,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00.14%,总投资超1280亿元。这一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2024年是储能政策的丰收年。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国家和地方已累计发布储能相关政策超过2000项。其中,多个重磅政策的出台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储能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作为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作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做出顶层设计的文件,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了定义,对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容量交易等进行了明确。
装机规模持续攀升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储能装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3年末,我国新型储能已提前完成2025年30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目前,全国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在政策文件中提出了2025年的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划目标达86.6GW。其中内蒙古最高,达14.5GW;青海6.7GW,山东、甘肃、山西、河南总装机目标均为6GW。
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与装机量持续走高相反,2024年储能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2023年初的0.9元-1.0元/Wh下降至年末的0.4元-0.5元/Wh,价格直接腰斩。储能系统平均价格降至约0.8元/Wh,下降40%,亦接近腰斩。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技术进步、原材料成本波动等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暴跌,为储能电芯价格的持续下跌创造了空间。截至2024年8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相较巅峰期跌价近九成。
技术创新加速突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突破重围的关键。各大电池厂商纷纷推出更大容量的电芯产品。目前,各大电池厂商已经不再满足于300Ah+,纷纷推出500Ah+、600Ah+的储能产品。今年9月,远景储能甚至推出全球最大单箱8MWh储能系统,采用自研的700Ah+储能专用电芯,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
同时,储能技术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主流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也在加速发展。这些技术各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海外市场加速布局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储能企业纷纷加快海外布局步伐。欧洲的“绿色新政”、美国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等为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国内企业通过参与国际能源项目、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多家中国储能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中标中东地区太阳能发电项目。
结语:新能源重塑全球经济
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缩影。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持续下降,储能将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将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