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平遥古城的文化瑰宝
双林寺:平遥古城的文化瑰宝
在山西省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北,一座历经1500多年沧桑的古刹静静地矗立着,它就是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这座始建于北魏的佛教寺庙,以其精美的彩塑艺术和独特的建筑布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1997年,双林寺与平遥古城、镇国寺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历史沿革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后取佛祖“双林入灭”之说,定名“双林寺”。据史料记载,双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后经金、元、明、清各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其中,明代的重修对双林寺的建筑布局和彩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筑布局
双林寺坐北朝南,占地1.5万平方米,为十组殿堂组成的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千佛殿等主要建筑,两侧配以钟鼓楼、罗汉堂等地藏殿等附属建筑。整个布局严谨对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理念。
彩塑艺术
双林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彩塑艺术。寺内现存彩塑2000余尊,从宋、元、明、清各代的佛像雕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殿堂内,从几十厘米到三四米不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这里,圆雕、浮雕、壁塑、悬塑等多种雕塑手法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绚丽无比的画卷。
其中,千佛殿内的韦驮像是双林寺彩塑的代表作。这尊高50厘米的韦驮像,形如S状,挺胸收腹、衣带飞舞,战袍随风而动,力量贯注于全身,躯体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腹部绷紧的铠甲,仿佛稍稍一用力,就会被他撑破。虽为泥塑,却似乎能让人看见衣冠铠甲下的筋骨,神形兼备的状态被誉为“全国韦驮之冠”。
文化价值
双林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更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寺内彩塑艺术精湛,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高超技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双林寺还保存有唐槐、宋碑、明钟等众多历史文物,每一块石碑都记录着寺庙的兴衰变迁;每一口钟都激荡着历史的回响;每一棵古树都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这些文物与雕塑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双林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
开放信息
双林寺全年开放,门票价格为35元/人。开放时间为8:00-19:00,闭馆前30分钟停止检票。6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群体可凭有效证件免票,6-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等可享受优惠票价。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份文化遗产,平遥县于2021年启动了双林寺的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三维扫描仪、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全面记录了双林寺的建筑群、壁画、彩塑等信息,为这些艺术瑰宝建立了可永久保存与可持续再现的数字档案。
双林寺,这座承载了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以其精美的彩塑艺术和独特的建筑布局,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在这里,每一尊塑像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文化的精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双林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