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银矿焕新生:宁德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探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银矿焕新生:宁德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探秘

引用
北京旅游网
5
来源
1.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po60BAKX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9D%E4%B8%B0%E9%93%B6%E7%9F%BF%E9%81%97%E5%9D%80
3.
https://www.shejijingsai.com/2024/10/1199258.html
4.
https://www.wattpad.com/list/1658836587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1%A8%E5%AE%81%E5%8E%BF%E5%90%84%E7%BA%A7%E6%96%87%E7%89%A9%E4%BF%9D%E6%8A%A4%E5%8D%95%E4%BD%8D%E5%88%97%E8%A1%A8

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的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处见证了中国矿业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址——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这处始建于北宋时期的银矿,曾是全国最大的白银矿区之一,年产银量最高达到44万两,为宋明两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1

千年银矿的历史沧桑

宝丰银场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据《八闽通志》记载,当时的宁德县十七都开设了宝瑞银场和宝丰银场,分别位于今周宁县七步镇郭洋村和李墩镇芹溪村。宝丰银场的开采工作持续了约100年,至南宋绍熙(1190-1194年)之后一度荒废。

明朝时期,宝丰银场重新开矿,并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向朝廷缴纳岁银36两。此后,银矿产量不断增加,至宣德年间达到鼎盛,年产量增至1950两。然而,由于过度开采,矿脉逐渐枯竭,民众疲惫不堪。正统十二年(1447年),叶宗留领导的矿工起义爆发,为闽浙地区带来了长达八年的动荡。

经过多次兴废,最终在正德三年(1508年),朝廷将银税减至1560两,两年后正式下诏停止征收银矿课税,停止开采工作。此后,虽然在嘉靖年间曾有复开的尝试,但因矿脉已绝而未能成功。民国时期,亦未有对银矿的开采。

02

遗址现状与文化价值

宝丰银矿遗址分布范围达40多平方公里,横跨李墩镇和浦源镇的5个古村落。遗址内保存了220多口矿硐,主要分布在海拔约1500米的龙岗头山涧两侧。此外,还有40多处冶炼遗址及矿工生活区遗迹,以及围城底村的2处摩崖石刻。

原立于芹溪村路口的“奉抚案两院禁示”碑,高2.16米、宽0.9米、厚0.15米,文革时期被拆成四块用作井沿。遗址内的祭祀台、宝丰公馆和矿主张彭八故居等建筑遗址,见证了当年银矿的繁华。大量用于碎石的石制磨盘和冶炼废渣,诉说着古代矿工的辛勤劳动。

2018年9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将银矿遗址以“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的名义列入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将宝丰银矿遗址公布为省级矿山公园并启动建设。

03

旅游开发与体验

近年来,周宁县对宝丰银矿遗址进行了生态修复和旅游开发,建设了周宁宝丰古银场矿山公园。公园内修缮了宝丰公馆、张彭八故居等历史建筑,设立了周宁古银矿遗址陈列展,向游客展示古代银矿开采的历史和文化。

游客可以参观矿洞,了解古代采矿技术,还能体验亲子游乐、古村探秘等活动。芹溪村依托古银矿资源禀赋,发展了多种产业,让这座千年矿山焕发新生。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活生生的矿业博物馆。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矿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古代矿工的智慧和辛劳,是了解中国矿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这处千年银矿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讲述着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