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会斌主任最新研究:二代OK镜近视防控效果显著提升
吕会斌主任最新研究:二代OK镜近视防控效果显著提升
在2025中国“海上之光”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学术会议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吕会斌主任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新一代OK镜在近视防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低龄儿童群体中。
创新设计带来突破性进展
这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聚焦于Turbo Zone设计的OK镜,该设计采用了小BC(基弧)高离焦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大BC低离焦设计相比,这种创新设计能够形成更小的中央治疗区和更大的入瞳离焦量,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眼轴增长。
临床数据证实显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8-12岁、-0.5D至-4.00D的儿童中,使用Turbo Zone设计的OK镜一年后,眼轴增长仅为0.14±0.24mm,显著低于传统VST球面设计组的0.23mm±0.30mm和非球面设计组的0.20mm±0.18mm。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8-10岁、-0.5D至-2.00D的低龄低度数儿童中,Turbo Zone设计的OK镜表现出更突出的优势。与传统设计相比,眼轴增长减少了50%和42.3%。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年龄小、度数低的儿童使用OK镜效果差”的认知,为低龄儿童的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适用人群和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新一代OK镜展现出优异的防控效果,但其适用人群仍需严格把控。专家建议,8岁以上、近视度数低于600度且散光不超过200度的儿童青少年是主要适用人群。成年人如果希望短期改善视力而不愿接受手术,也可以考虑使用。
使用OK镜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验配和护理流程。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用眼卫生,定期带孩子复查,监测眼部健康状况。同时,OK镜的使用效果因人而异,需要合理预期。
未来展望
随着近视率的持续攀升,特别是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OK镜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近视防控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一代OK镜的出现,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眼科医生和家长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专家也指出,OK镜并非根治近视的手段,其效果是可逆的。一旦停止使用,角膜会逐渐恢复原状。因此,OK镜应该作为综合防控体系的一部分,配合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定期检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吕会斌主任的研究成果为近视防控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产品和技术应用于近视防控,为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