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穿越千年的宋韵之美:路桥十里长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越千年的宋韵之美:路桥十里长街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ent.people.com.cn/n1/2025/0107/c1012-40396470.html
2.
https://you.ctrip.com/travels/taizhou402/4131847.html
3.
https://mdaily.hangzhou.com.cn/dskb/2024/02/17/article_detail_2_20240217A033.html
4.
https://tz.zjol.com.cn/tzxw/202501/t20250107_30757567.shtml
5.
https://www.cztv.com/newsDetail/717086
6.
https://www.academia.edu/89931150/%E4%B8%AD%E5%9B%BD%E5%BB%BA%E7%AD%91%E5%B8%B8%E8%AF%86_%E6%9E%97%E5%BE%BD%E5%9B%A0
7.
https://shuopinjiaju.com/archives/716
8.
https://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flsxkmh/202408/t20240809_6499769.htm
9.
https://tz.zjol.com.cn/tzxw/202404/t20240402_26751329.shtml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有一条全长3.5公里的十里长街,它不仅是千年商埠的历史见证,更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宋代建筑群。这里的建筑形制、材料工艺乃至审美理念,都保留着浓郁的宋韵,让人仿佛穿越回千年之前。

01

独特的建筑形制

十里长街的建筑大多为木质二三层小楼,或为多透里的四合院,或为沿街连排商铺。这种低矮的建筑形制,既符合宋代的礼制规定,也体现了实用节俭的准则。《宋史·舆服志》记载:“庶人屋舍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这种朴素无华的风格,正是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屋顶设计是十里长街建筑的一大亮点。这里保留了宋代“不厦两头造”的悬山顶设计,以及《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生起”形制。在多间连屋中,屋顶中间略低,两侧略高,呈轻微弧形,两侧飞檐,使人在视觉上有延展性。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有效排水,适应江南多雨的气候。

02

精湛的工艺传承

在十里长街的传统民居中,最具宋韵的当属竹篾墙工艺。这种“编竹夹泥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木骨泥墙”,具体构造是用竹片或芦秆编排成墙,两侧抹上黄泥,待黄泥干燥之后再刷上石灰。这种工艺在南方地区适宜就地取材,虽然耐久性不足,但在路桥仍保留了大量遗存。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还保留了宋代的梭柱工艺。梭柱是一种两头细、中间粗的柱子,在民间称为鼓桐柱或花鼓筒。《营造法式》中记载:“凡杀梭柱之法,随柱之长分为三分;上一分又分为三分,如拱卷杀。”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有效承受屋顶的荷载,使建筑整体更加稳定。

03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江南水乡,十里长街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宋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沿河建筑采用筑石为基,再在台基上建屋的方法,这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多有描绘。长街两侧抬起的台基高度,刚好容人坐下小憩,同样是典型的宋代形制。

宋代园林素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说法。在十里长街的园林中,这种理念得到了完美体现。通过池、月、莲、竹、寺的巧妙设计,曲径通幽,处处透着淡淡的禅意和文人气。长街的园林到了清代,仍带着浓浓的文人气息,虽跟外面的繁华热闹街市一墙之隔,但园林主人们却懂得闹中取静,营造一方自我天地。

04

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路桥区启动了十里长街振兴工程,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也引入了现代元素,让老街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的十里长街,既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也是游客体验宋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漫步在这条千年古街上,仿佛能听到宋代商贾的喧嚣,感受到宋代文人的雅致。十里长街不仅是一条普通的街道,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宋代建筑史,让我们得以一窥千年之前的建筑之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