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儿童抽动症科学管理指南:从日常到运动,家长必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儿童抽动症科学管理指南:从日常到运动,家长必读!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3424954067973349536
2.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7273363624355397632
3.
https://www.bjad.com.cn/News/Articles/Index/102028
4.
https://bjad.com.cn/Html/News/Articles/102051.html
5.
http://www.sctcm120.com/info/1074/15962.htm
6.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swjw/fzwj/jkkp/202403/t20240331_4801478.htm
7.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40805/wap-content-1637310.html
8.
https://www.yzfybj.com/show/index/id/5/fid/59/tid/6528.html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据统计,抽动症的患病率高达0.05%~3%,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家长,如何科学管理孩子的抽动症,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校生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正确识别抽动症

抽动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1. 运动抽动: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吸鼻、撅嘴、伸舌、摇头、点头、耸肩、动臂等。病情加重后,抽动动作呈多样化。

  2. 发声抽动: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

  3. 情绪和行为问题:常伴有强迫、冲动、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抽动症与多动症虽然名字相似,但有本质区别。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肌肉抽动,而多动症则以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为主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约25%~50%的抽动症患儿会合并多动症。

02

科学管理抽动症

1. 饮食管理

  •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品可能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
  • 减少高糖和咖啡因摄入:甜腻、生冷饮品以及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奶茶)容易导致积食,进而加重抽动症状。
  • 健康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适当补充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瘦肉、海鲜等。

2. 规律作息

  • 充足睡眠: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
  •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或进行高强度活动。

3. 心理支持

  • 建立自信:多鼓励孩子,不要因为抽动症状而责备或忽视他们。
  • 营造和谐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 专业咨询: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

4. 运动疗法

运动对抽动症患儿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推荐的运动包括:

  • 游泳:全身多肌肉协作运动,有助于机体放松和肌肉协调。
  • 瑜伽:提升身体平衡与柔韧性,缓解症状。
  • 健身操: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运动乐趣。
  • 中国武术:锻炼身体素质,学习自我防卫。
  • 乒乓球:训练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反应速度。

运动时需注意:

  • 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难度,避免超负荷。
  • 多样化运动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 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
  •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运动项目,保持积极性。

03

预防和注意事项

  1.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减少电视、手机等屏幕时间,避免不良刺激。
  2. 定期复诊: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3. 避免过度紧张:创造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给孩子过多压力。
  4. 正确对待:不要将抽动症状视为“坏习惯”,避免错误的主观判断。

抽动症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治疗,大多数孩子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作为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同时,也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只有家校医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为抽动症患儿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