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城山道教建筑:国家5A级景区推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城山道教建筑:国家5A级景区推荐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6A004JV00
2.
https://www.sohu.com/a/854355975_121124744/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0%E9%83%BD%E5%B8%82%E9%9D%92%E5%9F%8E%E5%B1%B1%EF%BC%8D%E9%83%BD%E6%B1%9F%E5%A0%B0%E6%97%85%E6%B8%B8%E6%99%AF%E5%8C%BA/64823769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2A000KK00
5.
https://www.sohu.com/a/851267503_121500156
6.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12970&pageno=2
7.
https://hk.trip.com/moments/poi-mount-qingcheng-87301/
8.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94732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6/07/32873476_1115191303.s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8%96%E7%95%8C%E9%81%BA%E7%94%A2%E5%88%97%E8%A1%A8

青城山,这座被誉为“青城天下幽”的道教圣地,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道教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青城山自东汉以来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其道教建筑群见证了道教文化的兴衰变迁,成为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01

建福宫:青城山的起点

建福宫坐落于青城山丈人峰下,是游览青城山的起点。因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所以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创建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至今。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1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南宋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建福宫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1888)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等神像,均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宫内殿宇金碧辉煌,院落清新幽雅,配以假山,点缀亭台,宛如仙宫。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宫前有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

02

上清宫:青城第一峰的明珠

上清宫坐落在青城第一峰,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现有老君殿、三清殿、道德经堂、文武殿和玉皇殿。宫门为石砌券洞,上有门楼,“上清宫”匾额为蒋介石1940年手书。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三清殿供奉三清神像和三清弟子十二金仙。道德经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经》全文。文武殿内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上清宫内有五代前蜀所凿之鸳鸯井、麻姑池。宫后有圣灯亭、东华殿,直上第一峰老君阁。宫左侧玉皇坪有前蜀王衍行宫遗址。宫前右侧下有天师池、跑马坪、旗杆石、豹谷等古迹。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在此寓居四年多,作画千余幅,留下了麻姑、王母、三丰祖师、张天师、花蕊夫人等画像石刻。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夜宿上清宫,可夜睹神灯,朝看日出,雨后观云海,冬春赏瑞雪,奇趣无穷。

03

天师洞:道教文化的传承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三清殿是主殿,建于192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殿内供奉着道教最高神祇——三清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皇殿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三位人文始祖,体现了道教尊祖敬亲的传统。黄帝祠则供奉着道教教祖老子,彰显了青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的地位。

04

老君阁:青城山的制高点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老君阁原为老君亭。于一九九二年秋改亭建阁,历时三载竣工。2008年“5.12大地震”中老君阁被毁坏后又重建。今阁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意天地人三才。阁内中空,庄严耸立太上老君坐莲像,像高7.3米,连座台高10.37米。阁外露天台封基,用汉白玉石依势而建,海漫栏槛、曲折迁回盘旋而上至阁顶。晴霁可眺览岷邛青峨远近数百里风光及天府平川数百里秀色,可谓集天下之壮观也。阁内老君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青城山的道教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更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理念,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城山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些道教建筑不仅是游客心中的圣地,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灵魂的慰藉与精神的享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