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心理学小技巧告别赖床,轻松迎接每一个清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心理学小技巧告别赖床,轻松迎接每一个清晨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14508763_121950942/?pvid=000115_3w_a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5A09B5P00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110385442263947
4.
https://wiki.mbalib.com/wiki/21%E5%A4%A9%E6%95%88%E5%BA%94
5.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jhsyfwzdzx/2024sjsmr/tpxw/202403/t20240313_3588926.html
6.
https://m.pingguolv.com/ask/wOrFwJKfZfFx.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19/17/59643395_1123742415.shtml
8.
https://www.sofia.com.sg/zh/powerful-positive-habits/

“起床困难户”这个词,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号入座。每天早晨,当闹钟响起的那一刻,仿佛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你是否曾经无数次在心里默念:“再让我睡5分钟,就5分钟!”然后又沉沉睡去?你是否曾经因为赖床而迟到,被老板或老师批评?你是否曾经下定决心要早起,却总是事与愿违?

其实,起床困难并不是你的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科学原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如此难以离开温暖的被窝,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小技巧,让自己轻松愉快地迎接每一个清晨。

01

起床困难的心理学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起床困难并不是简单的“懒惰”问题,而是涉及到人体的生物钟、睡眠周期以及心理压力等多重因素。

  1. 睡眠周期的影响

人体的睡眠分为几个阶段: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需要90-110分钟。如果在深睡眠阶段被唤醒,人会感到特别困倦和不适,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明明睡了足够的时间,却还是感觉很累。

  1. 生物钟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物钟会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原因,很多人会倾向于晚睡晚起。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相位延迟综合症”。而成年人则更容易成为“早起的鸟儿”。

  1. 心理压力的作用

现代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学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压力会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有时候,赖床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逃避机制,通过延长睡眠来暂时避免面对现实的挑战。

02

习惯养成的心理学原理

了解了起床困难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改善这个问题。这里要介绍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21天效应。

21天效应指出,一个人的行为连续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整形外科医生马克斯·马尔茨提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习惯养成领域。

但是,仅仅知道这个理论是不够的。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一些关键要素:

  1. 外在压力的作用

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外在压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是父母的提醒、朋友的监督,甚至是一个重要的早会。这种压力会迫使你不得不按照新的计划行动。

  1. 内在动机的激发

找到早起的内在动力同样重要。这个动力可以是健康、事业、学习等等。当你真正意识到早起能给你带来什么时,你才会更有动力去坚持。

  1. 环境因素的影响

改变环境也能帮助你养成新习惯。比如把闹钟放在远离床头的地方,这样你就不得不起床去关掉它;或者和朋友约定一起晨跑,这样你就有了社交的压力。

03

实用的起床小技巧

了解了理论,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起床技巧。这些方法结合了睡眠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原理,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1. 调整睡眠环境
  • 光线:使用遮光窗帘,避免过多光线干扰睡眠。早晨醒来后,第一时间拉开窗帘,让自然光唤醒你的大脑。
  • 温度:保持卧室温度在20℃左右,这个温度最有利于睡眠。
  • 声音:使用白噪音或轻柔的音乐作为闹铃,避免刺耳的铃声带来压力。
  1. 优化睡眠习惯
  •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
  • 避免睡前刺激:睡前1小时内不要使用电子设备,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运动,但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
  1. 运用心理技巧
  • 设定积极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早起可以达成的小目标,比如晨跑、阅读或冥想。
  • 奖励机制:为自己设定奖励,比如连续一周早起就奖励自己一顿美味的早餐。
  • 正念冥想:如果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可以尝试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让思绪慢慢平静下来。
  1. 利用光线调节生物钟
  • 早晨晒太阳:起床后尽量到户外晒晒太阳,这有助于调整你的生物钟。
  • 使用光线闹钟:市面上有一些模拟日出的光线闹钟,它们会在设定的时间逐渐增加光线亮度,帮助你自然醒来。
  1. 循序渐进调整作息
  • 逐步提前起床时间:如果你习惯晚起,不要一下子把闹钟调到很早,可以每天提前10分钟,慢慢调整。
  • 建立睡前仪式:比如泡个热水澡、读会儿书,让身体知道该准备睡觉了。
04

结语

改变一个长期的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就能变成“早起达人”。给自己一些宽容,允许偶尔的失败,重要的是保持持续的努力。记住,早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充实和快乐。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用这些心理学的小技巧,给自己一个充满活力的早晨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