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孔景区生态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小七孔景区生态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2024年2月26日至3月6日,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实施了一项为期10天的封闭生态修复工程。这项工程不仅涉及景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还包括电力设施的抢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荔波县的标志性景点,小七孔景区的此次生态修复工程备受关注。
生态修复工程
小七孔景区的生态修复工程由荔波县金鑫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贵州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合同金额达171.587721万元。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景区内道路修复、植被恢复、水体治理以及电力设施升级等。
此次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旨在有效保护景区生态,为游客营造更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施工,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升级。
严密的生态保护体系
荔波县在生态修复方面投入巨大,通过构建严密的生态保护体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5.98%,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
政策规划体系:出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樟江流域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制定《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保护规划,实现保护与发展、政策与规划的多向衔接。
科研监测体系:建成中国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茂兰大样地研究基地,构建起以大样地为主体,以生态定位观测研究、固定样线监测、红外相机监测、综合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为补充的科研监测体系。
资源监管体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低空巡航、电子围栏等技术,建成“智慧茂兰”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生态资源的全方位监管。
民族文化保护体系:打造瑶山古寨、尧古布依古寨等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游。
管理体制保障体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生态共建的融合发展新局面。
生态与旅游的良性互动
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经过扩容提质,小七孔景区承载量提升到每天8万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64天提升至2.84天。据统计,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70万人次,春节、五一、暑期旺季、国庆假日接待游客屡破纪录,游客接待量保持位居全省第1位。
荔波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推动生态“全域产业化”。2023年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机场改扩建复航,荔波成为全省第一个拥有公路、高铁、航空“三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县(市),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游客体验。
小七孔景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是荔波县在生态与旅游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缩影。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努力,荔波县不仅保护了珍贵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成功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