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千年古街:拉萨八廓街的新生之路
科技赋能千年古街:拉萨八廓街的新生之路
在西藏拉萨,有一条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第一街”的八廓街,它不仅是拉萨古城的核心,更是藏族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这条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街道,见证了西藏的沧桑巨变。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深度介入,八廓街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技赋能,让古城保护更精准
走进八廓街,整洁的古巷、清晰的标识以及完善的公共设施,无一不彰显着拉萨对古城保护的精细规划。自2012年起,拉萨市全面启动了老城区保护工程,涵盖给排水、电力线路、供暖及古城风貌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对八廓街的保护过程中,拉萨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的原则,避免盲目拆除与过度开发。为此,当地巧妙运用如三维扫描、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为古建筑修缮提供精准数据支持,确保修缮工作科学、精准地推进。
以人为本,让古城生活更美好
人间烟火气是保护八廓街人文气息的关键。而要保护好这一缕烟火气,就必须要让古城居民住得舒心。为此,自2012年起,拉萨市全面启动了老城区保护工程,涵盖给排水、电力线路、供暖及古城风貌保护等多个方面,力争做到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同时,还能有效保护文化遗产。
在此居住四十年的居民嘎色在谈及生活变化时,言语中透露出满满的幸福感:“改造前大院里条件简陋,改造以后这里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了。”
活化利用,让古城文化更生动
活化利用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八廓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活化利用,将夏扎庄园改造为唐卡画院,让冲赛康驻藏大臣衙门重现生机,在古老的街区培育了新功能、新业态,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了深度融合。
“先进技术在古城保护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提升了古建筑修缮质量,更确保了修缮工作的精准与高效。”拉萨市八廓古城管委会规划管理局副局长肖有明表示,安装监控设备和建立古建筑数据库等智能化管理手段,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融合共生,让古城未来更可期
如今,八廓街尝试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积极引入咖啡馆、书店、民宿等有着年轻气息的店铺。这种以人为本的活化利用方式,不仅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还促进了古城文旅的发展与繁荣。
今年54岁的八廓社区居民次成自豪地说:“每逢节日,八廓街都会热闹非凡,拉萨各族群众都会聚集在这里,一起共享文化盛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
在八廓街周边,多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的大小院落有百余个。大家共居一院,就像一家人一样。各民族文化在八廓街交相辉映、创新交融,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时时在上演,让千年古街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以八廓街为背景的大型话剧《八廓街北院》登上国家话剧院舞台,生动演绎了八廓街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今年5月,该剧在广西南宁上演,其后还在陕西咸阳、四川成都等地进行展演。八廓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正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广为传唱……
八廓街的科技改造,不仅是一个古城保护的案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创新模式。它告诉我们,科技与传统文化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种模式,也为其他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