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赠予我的》:一首歌的诞生与温暖
《世界赠予我的》:一首歌的诞生与温暖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首《世界赠予我的》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这首歌由湖北音乐人袁晶作词、曹正杰作曲,王菲的演唱更是为它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从创作到演绎,这首歌曲凝聚了团队的心血,传递出温暖的力量。
一小时的灵感
“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赠我小小一扇窗,也赠予我屋顶……”当这些温暖的歌词在春晚舞台上响起时,词作者袁晶或许会想起那个创作的夜晚。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袁晶在结束繁忙的工作后,踏上了一场逃离日常的旅行。当她回到熟悉的武汉街头,夜幕降临,灯火璀璨,市井喧嚣,她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触动。那一刻,她领悟到:“人生的失落与遗憾,往往是忘了停下回望,忘了抬头仰望,忘了还会有风有月有星辰。”
就这样,带着这份感悟,袁晶在书房里仅用一小时就完成了《世界赠予我的》的初稿。她形容写词时的心境是“非常坦然和平静”,这种心境也赋予了歌词独特的温度和深度。
半小时的旋律
当曹正杰接到袁晶的歌词时,他被深深打动了。这位80后作曲家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初稿。他回忆说:“我谱写了‘自己听着也觉得感动’的旋律。”这种创作效率和默契度,正是两人六年合作积累的结果。
在创作过程中,曹正杰坚持“词先行”的原则,认为歌词是第一位的,曲子是用来烘托的。因此,他特意调整了自己的旋律,使之与歌词完美契合。这种对音乐本质的追求,使得整首歌曲呈现出一种纯净而温暖的质感。
一个字的修改
在歌曲的创作过程中,一个细节体现了创作者的匠心。在结尾一句“想一想问自己莫打听远去者去了远方愿他都安心”中,原本的“多打听”被改为“莫打听”。这一字之差,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
正如创作团队所解释的:“年轻时,更多的是‘想一想,问一问,多打听’,在经历‘一蓑烟雨’‘穿林打叶声’之后,与生活交手的人有了自己的坚定,他要的答案,就在自己心底。”这种对人生阅历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歌曲超越了简单的感恩,而成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一首治愈的歌
《世界赠予我的》最终被春晚导演组选定,这不仅是对歌曲质量的认可,更是对两位创作者实力的肯定。在张异凡看来,这首歌“源于生活,与生活共创”,是“春晚高品质歌曲节目的代表”。
当得知王菲将演唱这首歌曲时,袁晶和曹正杰都感到惊喜。他们认为,王菲的独特嗓音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诠释这首歌曲的内涵。而王菲也表示,正是这首词曲带来的共鸣,促使她时隔七年再次登上春晚舞台。
温暖的回响
歌曲一经发布,就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上,短短时间内便吸引了超过5万名用户收藏,评论数更是超过6700条。观众称赞王菲的歌声“开口跪”“直击内心”,微博话题如“王菲嗓子无敌了”也迅速登上热搜榜。
著名音乐人方石评价道:“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充满人生哲理,表达从容与恬静。”他认为袁晶的创作思路新颖,而曹正杰的旋律与歌词完美契合。
《世界赠予我的》不仅是一首动听的歌曲,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柔软与坚强。它提醒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不要忘记停下脚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正如歌词中所写的:“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停一停,等一等,别匆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提醒显得尤为珍贵。